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道英媒稱,互聯網正在被國有化。最近,法國一家監管機構強調,基于公民擁有被遺忘的權利,法國公民有權將信息從網絡空間移除。這是互聯網朝著“互聯網主權”方向發展總體趨勢的又一例證。 英國《衛報》網站4月3日刊登《開放的、世界性的互聯網終結了,但它真的存在過嗎?》一文,作者系美國卡內基基金會研究員、《分裂網:地緣政治和商業如何正在使互聯網支離破碎》一書作者斯科特·L·馬爾科姆森。 文章稱,在某些情況下,互聯網主權意味著國家保護其公民的隱私不受國際企業的監視或其他國家的滲透,但在另外一些情況下,互聯網主權也意味著確保國家能在任何時間、以任何其所希望的方式侵犯公民隱私。如何選擇取決于國家,擁有決定權的是國家,這不可避免。計算機技術以及很久以后才出現的互聯網都根源于國家項目,并由國家需求塑造。此外,由于在相當程度上依賴廣告收入和其他零售形式,在其巨大的規模背后,商業互聯網也一直貫穿著“本土化”的邏輯。 事實上,無論人們的意愿如何,這種全球化的網絡烏托邦似乎都依賴一種難以永遠維系的美國主導地位。當其他國家開始伸張各自的權利,這個曾經引發無數想象的、開放的虛擬空間還會剩下什么? 文章稱,互聯網對國家經濟繁榮至關重要的意義使現實中的國家徹底回歸網絡空間。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和俄羅斯就開始思考,為什么這樣完美的發明應該由美國政府和企業來控制。當時,互聯網用戶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不足1%。現在,這個比例已近40%,而且還將繼續增長。據統計,互聯網占全球最大的20個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超過5%。 目前,主要互聯網平臺的商業刺激因素仍在威脅數字世界主權。正如曾在微軟和谷歌工作的查爾斯·桑赫斯特在新書《未來的工業》中所解釋的,“在優步出現之前,意大利的米蘭和法國的里昂都有兩三家微型出租車公司相互競爭。每個歐洲城市都是這樣的。現在,它們都不復存在。意大利GDP的一部分轉移到了硅谷。由于這些互聯網平臺的出現,硅谷越來越像古羅馬,它接受各個城邦的進貢……所以,全球各地的不平等現象也將是我們前所未見的”。 文章稱,斯諾登所曝光的五角大樓的過度干預只是加劇了桑赫斯特觀點中所暗含的政治危險。在這個各種民族主義在曾經繁榮的全球化面前日漸興起的時代,這只會加劇數字世界的民族主義。而科技大國具有的優勢仍多于其他國家。正如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去年所說的,面對網絡空間的共同挑戰,中國和東盟越來越成為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形成這種命運的過程中,一些國家將比另一些國家獲得更多的公平。 |
相關閱讀:
- [ 04-04]凸顯互聯網+產業平臺 2016年石獅國際時裝周亮點多
- [ 04-03]綠色文明祭掃方式流行:敬獻鮮花、互聯網祭拜
- [ 04-03]馬云的互聯網導師曾在廈大任教 喜歡廈門溫馨友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