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道 英媒稱,研究中國老年癡呆癥問題的一位權威人士稱,隨著患者急劇增加,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面臨癡呆癥的“定時炸彈”。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4月4日報道,中國首都醫科大學教授王嵬說:“這種病本身就非常可怕,中國的人口結構使情況更為嚴重。” 報道稱,中國政府設法推出一項遲來的計劃,以應對癡呆癥(主要是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急劇增多,但鑒于人口迅速老齡化以及醫生和護理設施短缺,這仍然構成巨大的挑戰。 中國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王教授說,自1990年至2010年,癡呆癥患者人數幾乎每10年就會翻一番。 王教授說,2010年全世界約有3600萬癡呆癥患者,其中約四分之一在中國。他還說,全球癡呆癥患者人數將在2030年增至6600萬,并于2050年增至1.15億。 報道稱,發達國家控制住了癡呆癥的發病率,中國卻落在后面,未能減少吸煙、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壓等與之相關的因素。中國在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方面成為全球先鋒,相比之下,該國的心智健康服務仍極落后。 王教授預測,北京至少需要20年才能培訓出足夠數量的醫生來應對癡呆癥危機,他經常就這個問題向當局發出提醒。 自從王教授和幾位同事2013年在《柳葉刀》雜志指出中國癡呆癥患者劇增以來,北京已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和教育力度,并于最近廢止了獨生子女政策。 王教授說,在這個改變產生效果并出現更多二孩家庭前,中國將繼續承受倒金字塔形人口結構帶來的不利后果,獨生子女必須照顧自己的父母以及多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報道稱,中國有很多研究團隊正在尋找阿爾茨海默癥以及其他類似疾病的療法,一些研究試圖向傳統中醫藥尋找答案。不過在中國的金融之都上海,一位專家抱怨說,政府在這方面提供的支持太少。 在中文里,形容疾病的詞語通常直接圍繞癥狀,比如“糖尿病”。曾有人建議把“老年癡呆癥”改為“老年健忘癥”,但未被接受。 |
相關閱讀:
- [ 03-21]科普:大腦免疫系統可減緩早老性癡呆病程
- [ 03-16]患有老年癡呆依姆走丟 民警根據音節幫查找家人
- [ 02-24]七旬老人患老年癡呆癥 迷路走失民警幫忙找家人
- [ 02-16]國際研究顯示一種抗癌藥物或有助降低癡呆癥風險
- [ 02-01]永泰閩清兩地警方微信協作 迷途癡呆老人回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