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具備比空間站更好的微重力環境】 為了開展微重力研究,科學家們嘗試在地球上模擬微重力環境,比如利用幾十米、幾百米高的落塔或落井、拋物線飛機和探空火箭。 “落塔或落井微重力時間只有幾秒鐘;拋物線飛機可提供30秒低重力時間;探空火箭一般從5分鐘到十幾分鐘。它們可以做流體、燃燒等耗時短的微重力實驗,而材料生長、生物過程等需要時間較長的實驗就無法進行。”實踐十號衛星科學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康琦說,“長時間的空間科學實驗需要利用科學衛星、航天飛機、空間站進行,與地面微重力實驗互為補充。” 我國將在2020年前后開始空間站的建設,為什么還要發射科學衛星呢?胡文瑞解釋說,空間站有實驗時間長、可以有人參與等優勢,但殘余重力、機械動力和人的活動干擾可能給實驗結果帶來影響。實踐十號衛星是專門為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而設計的衛星,將為實驗提供更好的微重力環境和其他條件。 一是衛星的微重力水平可更高,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0-6g,而太空站上僅為地球重力的10-3g;二是它的機動性高,比如這次要進行的胚胎實驗可以在發射前8小時才裝到衛星上,縮短在地面停留的時間,如果搭載在載人飛船上就做不到這一點,而且返回式科學衛星在實驗完成后就可以及時回收,這是空間站做不到的;三是科學衛星風險小,且造價大大低于建設一個空間站。 胡文瑞說,一些其他國家發射科學衛星是對空間站任務的補充,而我國科學衛星上的實驗項目和未來空間站任務是完全“錯身”的,實驗內容不會重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突破:絕不重復別人的實驗】 胡文瑞介紹,實踐十號搭載的19個實驗項目是從200多項申請中脫穎而出的,按照創新性、可行性、必要性等科學標準,經過嚴格遴選、反復論證,涵蓋微重力流體物理、微重力燃燒、空間材料科學、空間輻射效應、微重力生物效應、空間生物技術6大領域。 “我們絕不會重復別人的實驗。”胡文瑞說,“所有實驗任務都是全新探索,每一項科學實驗均具有創新性,有很強的科學研究價值,有望獲取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 據介紹,這19項實驗都非常有特點,比如微重力下煤燃燒實驗等項目針對能源、農業和健康等國家戰略目標,為解決地球上的現實問題提供幫助;導線絕緣層著火實驗等項目結合航天器防火等關鍵技術需求,為我國航天工程后續發展提供支撐;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造血與神經干細胞三維培養等項目瞄準空間生命科學的前沿課題,對人類未來走向太空有重要意義。 胡文瑞透露,這些實驗的前期理論研究已經發表了數十篇論文,一些專門研制的儀器設備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比如為熔體材料生長實驗而研制的空間多功能材料生長爐,不僅能提供實驗所需的高溫溫場環境,而且有6個工位,能實現8項樣品的轉位換位、提拉生長、高溫溫度的精確控制。 |
相關閱讀:
- [ 04-05]科學家發現176光年外有“類地球”行星正在形成
- [ 04-03]科學家稱生活環境影響“貓語” 各地貓咪口音不同
- [ 04-02]廈大科學家的朋友圈星光熠熠 諾貝爾獎得主是同事
- [ 03-31]中國計算機圍棋科學家團隊將在今年挑戰谷歌AlphaGo
- [ 03-29]科學家:北極海冰受全球暖化影響 面積連2年創新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