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引入了流體回路控溫技術 實踐十號衛星總質量約3400公斤,由有效載荷、結構、熱控等共11個分系統組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實踐十號衛星系統總師趙會光介紹,該衛星的形狀和其他衛星相比非常獨特。比如,衛星的星體承擔了整流罩的作用,因此發射過程中不需要整流罩。從外觀看,形狀類似于“彈頭”。同時,由于飛行時間短,衛星主要采用的是化學電池,而沒有采用常見的太陽能帆板這樣的供電方式。 19項實驗在同一個衛星上開展,如何讓多實驗載荷在太空協同工作且互不影響?特別是生命科學項目對整個實驗過程中的溫度要求非常高,如何嚴格控制衛星的發射階段、在軌運行階段和返回階段的溫度?趙會光說,每個實驗環境的物理環境是相對獨立的,避免了相互干擾。同時,科研人員在衛星上首次引入了流體回路控溫技術,解決了空間材料設備和生命科學實驗設備同處返回艙,溫控要求高的技術難題。 作為我國新一代返回式衛星,在衛星技術方面,實踐十號衛星實現了三大技術飛躍:一是姿態控制采用小發動機作為推進系統的推力器,可以保證較好的衛星微重力水平;二是以與國際接軌的數據管理系統替代原先的程序控制器,使得遙控指令和遙測數據的安排以及改變飛行程序的數據注入都更加靈活;三是增設流體回路的熱控分系統,使衛星回收艙內部的熱能有效排到星外,以確保生物樣品的溫度環境。 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實踐十號衛星工程總師唐伯昶表示,實踐十號衛星研制成功,將為我國開發出一個專門用于微重力科學和生命科學的實驗平臺,使我們國家的空間微重力研究有了新的技術手段。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06日 04 版)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