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65年變化翻天覆地:GDP增1000倍 人口增200多萬
2016-04-06 16:52:44?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4月5日,中國記協就“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舉辦“新聞茶座”。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所所長廉湘民、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格桑卓瑪介紹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情況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中國網張艷玲 攝 中國網4月6日訊(記者張艷玲)“西藏和平解放65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GDP增長1000倍,人口凈增200多萬,人均預期壽命延長32.5歲,農牧民純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4月5日,中國記協就“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舉辦“新聞茶座”。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所所長廉湘民、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格桑卓瑪告訴在場的中外記者。 西藏變化翻天覆地:GDP增1000倍 人口增200萬 廉湘民說,關于西藏,要記住三個時間點: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達賴逃離拉薩)、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1978年,改革開放政策讓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GDP由上世紀50年代的1億元增至2015年的1026.39億元;人口結構沒有變化,藏族占90%以上,人口凈增了200多萬(由上世紀50年代的100萬人增至2015年的318萬人);人均預期壽命延長了32.5歲(由上世紀50年代的35.5歲增至到目前的68歲);義務教育年限達15年,青壯年文盲率基本為零。農牧民純收入達8000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萬元。 “當然,與全國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差距,但在西藏這個高海拔地區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廉湘民說。 未來西藏的前景也很廣闊。西藏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中指出,到2020年,西藏自治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積30m2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現行標準下69萬農牧區貧困人口如期全部實現脫貧。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3年以上,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5%以上,人均預期壽命70歲以上,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95%以上。 西藏醫保惠及各個群體 僧尼每年免費體檢一次 西藏人口能增加,藏民人均預期壽命能延長,這得益于西藏實行惠及面非常廣的醫療保險政策。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格桑卓瑪告訴中國網記者,西藏的醫保政策分為城鎮居民醫保和農村合作醫療兩種,惠及到農牧民、僧尼等各個群體。醫保報銷比例很高,住院沒有最低限。農牧民醫保實現全覆蓋,政府還出資為全區農牧民購買大病保險。大病統籌最高支付限額從人均年收入6倍以上(約2.5萬元)提高到6萬元,政府補助標準從年人均180元提高到420元。 另外,對孕產婦、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及僧尼等特殊群體實行特殊政策。她說,西藏以前沒有醫療機構,孕產婦死亡率高,現在政府鼓勵孕產婦去醫院分娩,費用全免還有補貼。目前,90%以上的孕產婦都去醫院分娩,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從2010年的174.78/10萬和20.69‰,下降到2015年的100.92/10萬和16‰,降幅分別達42.32%、22.67%。針對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費治療,“十二五”期間,免費救治先心病患兒3000余人。僧尼群體全部享受城鎮職工的醫保標準,每年還免費體檢一次,西藏連續4年為城鄉居民和在編僧尼免費健康體檢1055萬人次。傳統的藏醫、藏藥在醫院中和西醫并存,藏民可以自由選擇,藏醫藏藥也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