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全球化趨勢敲響警鐘 國際憂安全隱患
2016-04-08 15:37:5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孫靖 |
分享到:
|
不管是其成員發動“獨狼式”襲擊,還是分支機構喋血,脫胎于“基地”的“伊斯蘭國”,早已擁有更強于“基地”的實力和影響力?!耙了固m國”此前宣稱,其分支機構已分布于中東的伊拉克、敘利亞、沙特、也門、埃及,以及南亞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北非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等部分地區。 4月4日,經過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激戰,兩名敘利亞政府軍士兵慶祝收復中部城市蓋爾亞廷。新華社記者楊臻攝 在“伊斯蘭國”四處蔓延的背景下,即便是之前一些運行獨立的恐怖組織,也希望借力“伊斯蘭國”。它們打著“伊斯蘭國”旗號,在“轄區”內征稅、設置“警察”、“法庭”等機構,采取“伊斯蘭國”的社會管理方式和治理架構,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伊斯蘭國”的氣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伊斯蘭國”吸納的外籍成員較多,其中包括歐美籍。 截至2015年底,大約有2.5萬名來自阿拉伯國家和5000名來自西方國家的“志愿者”曾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戰斗”過。外籍成員在“伊斯蘭國”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扮演著溝通者角色,既能向分支機構傳遞總部指令,又能向總部匯報歐美等本土情況。 這也意味著,“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大本營生存空間遭受擠壓后,逐漸向外輸出力量。而既具有實戰經驗、又熟悉本國情況的外籍成員一旦回流,將給本土安全帶來嚴重隱患,這正是歐美國家眼下面臨的現實挑戰。 從這一層面看,歐美等國下一階段打擊“伊斯蘭國”、清除恐怖威脅的關鍵在于,在繼續對“伊斯蘭國”總部保持壓力的前提下,要加強情報共用,協調反恐行動,切斷本土分支與“伊斯蘭國”總部的關聯,清除藏匿在本土的“伊斯蘭國”成員。讓國際反恐的陣地回歸歐美本土,摒棄夾帶私貨的反恐思維,才能使國際反恐努力更見成效。亞太日報特約記者閆亮 |
相關閱讀:
- [ 04-08]344名敘利亞工人遭“伊斯蘭國”綁架 媒體稱140人已逃脫
- [ 04-08]IS被指在敘綁架344名平民 均系一水泥廠員工
- [ 04-03]習近平首提打造核安全命運共同體
- [ 04-03]敘政府軍對“伊斯蘭國”控制的一重要城市發起猛攻
- [ 03-29]敘伊軍事行動接連傳捷報 剿滅IS仍任重道遠
- [ 03-28]敘政府清點古城帕爾米拉劫后損失 修復或需5年
- [ 03-28]敘軍方稱收復臺德穆爾表明“伊斯蘭國”開始潰敗
- [ 03-25]美媒:布魯塞爾襲擊凸顯IS襲擊西方國家策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