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省銀監局69張罰單揭秘背后亂象 繼農業銀行、中信銀行爆出票據案后,日前,天津銀行又出現涉及7.86億元的票據風險事件 ■本報記者 劉 琪 今年以來,票據市場風波不斷。今年年初農業銀行被曝出39億元票據案,風波未平,中信銀行蘭州分行又發生票據無法兌付事件,涉及金額9.69億元。昨日,天津銀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近日天津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一起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金額為7.86億元人民幣。此外,有媒體數據統計顯示,去年福建、浙江、廣東、河南4個省的銀監局共開出至少69張票據業務罰單。 截至目前,中國的票據市場已經發展了20多年,一直隱匿于公眾視野之外。但如今不斷爆發的票據案件,不僅受到監管層的重視,也令進行票據理財的投資者產生擔憂。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前票據市場亂象叢生,如缺乏真實貿易背景的銀票經黃牛倒手后被洗白,資金流入股市。而票據中介也利用票據窗口期,無中生有從銀行套現。 對于違規頻現、風險不斷暴露的銀行票據業務,融360分析認為,銀票業務未來將發生轉變——票據業務電子化,電子票據將逐步代替紙質票據?!半娮悠睋蝗菀鬃黾?,交易的每一步都方便查證,能有效避免多次質押等違規操作,更加安全?!?/p> 銀行票據業務違規頻發 多地銀監局對銀行開出罰單 今年1月22日,農行的一則公告,將一向“低調”的票據推向了人們眼前。公告稱,該行北京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金額為39.15億元。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月底,又有消息稱中信銀行蘭州分行出現近10億元票據案件,中信銀行對此回應表示,“我行蘭州分行發生票據無法兌付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資金金額為9.69億元。目前,公安機關已立案調查,并已凍結相應資金和相關資產。我行還在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資金追查工作,最大限度保證資金安全。”昨日,天津銀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近日,天津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一起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金額為7.86億元人民幣。公告稱,目前,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該行正積極配合偵辦工作,加強與相關機構的溝通協調,最大限度保證資金安全。 連續三起銀行票據風險事件的發生,讓人們不得不正視票據市場。所謂票據,是指以支付金錢為目的的有價證券。在我國,票據即匯票、支票及本票的統稱,支票可以看作匯票的特例。在目前的理財中,最常接觸到的是匯票。按照出票人的不同,匯票可分為銀行匯票(由出票銀行簽發)和商業匯票(由一般企業簽發);按承兌的人不同,又可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事實上,在這兩起事件之前,票據市場也沒有想象中“寧靜”。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近兩年各地銀監局對銀行票據業務的違規行為就開出了多張罰單。據統計,僅2015年下半年就有上百份罰單,僅湖南銀監局2014年和2015年共開出了10張罰單,這其中,除了本地銀行長沙銀行和華融湘江銀行以外,多數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當地分支機構,違規事實包括簽發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違規開展票據買賣業務、貼現的部分銀行承兌匯票不具有真實的貿易背景、違規使用票據貼現資金,將他行銀票在本行貼現后回流至出票人,并用該貼現資金作為本行客戶簽發的商票保貼保證金、向小型微型企業客戶收取票據承諾費。 此外,福建、浙江、廣東等省的銀監局去年也對省內多家有票據業務違規行為的銀行開出近40張罰單。近日,河南銀監局也向社會公開了2015年度行政處罰信息。據悉,2015年河南17家銀行機構因違規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中,14家銀行機構涉及辦理虛假票據業務。從“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來看,這14家銀行涉及“簽發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涉及辦理虛假票據業務的銀行機構幾乎涉及全國所有大中型銀行的河南(鄭州)分支機構,不僅包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南省分行等政策性銀行,還包括工、農、中等國有大型銀行河南省分行以及招行等10家股份制銀行機構。 同時,據了解,上述銀行機構辦理虛假票據業務的違規行為主要分為兩類,除光大銀行鄭州分行、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違規“為無真實貿易背景的商業匯票辦理貼現”外,其他辦理虛假票據業務的銀行機構則全部涉及“簽發或者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及貼現”。目前,河南銀監部門已經向14家違規辦理票據業務的銀行機構開出了共計330萬元的罰單。 |
相關閱讀:
- [ 04-08]天津銀行上海分行發生票據風險事件 涉7.86億元
- [ 04-07]豫14家銀行機構辦理虛假票據被處罰
- [ 03-28]漳州市區一阿婆拿票據在公共停車位上收停車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