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10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獲悉,中國首個將航天領域技術綜合運用于城市地下管網的試點項目即將于5月完成初驗。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地下管線普查規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凸顯。中國高層已明確指示要加強城市的地下管線建設和管理,并在山東省德州市進行試點。 2014年,在住建部的指導下,德州市人民政府與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提出應用航天系統工程理論和技術優勢建設城市地下管線安全運行管理體系,共同構筑安全堅強的城市地下管線“生命線”。 航天科工三院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試點項目副總指揮章利光介紹,2015年11月,三院成功中標德州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試點項目。目前已完成地下管線綜合管理系統的部署,開展了地下管線的補查與隱患排查、精確定位和物聯感知工程建設工作。按照德州方面需求,還完成了12份標準規范初稿編制。 “根據規劃,項目將構建面向管線的‘規劃、建設、運營、維護’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全面普查、隱患排查、安全預警、應急處置’安全管理兩條主線的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平臺。”章利光說,將有效實現綜合管理應用的智能化、物聯化、協同化,實現地下管線管理資源的深度共享和高度協同,大大提升城市安全和管線安全整體水平。 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總師王連寶告訴記者,該項目充分發揮了航天多信息、復雜大系統集成的技術優勢,運用遙感、定位、通信和控制等技術,成功研制航天自主品牌的探地雷達、漏磁檢測器、管道機器人等產品,用于實現管線信息安全采集和傳輸。此外,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平臺用到航天系統工程理論和精確探測、示蹤標識、綜合感知等先進技術。 據介紹,2015年初,三院組織成立智慧管網事業部,304所為總體單位,33所、35所、動力站等為分系統單位。經過配合,設計并研發了綜合信息管理系統、行業監管系統、行業運營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基本形成了符合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體系。 “該項目將于今年5月完成初驗,年底完成終驗。”章利光說,屆時能夠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應用模式,為后續在其他城市推廣提供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航天品牌的影響力以及承擔試點項目的優勢,304所還已成為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數字城市專業委員會智慧管網學組副組長單位。(完) |
相關閱讀:
- [ 04-08]走進俄羅斯航天博物館
- [ 04-07]航天日帶動收藏熱 10元航天幣已漲至六七十元
- [ 04-06]想去火星串個門兒:美航天局宇航員招聘2萬人報名
- [ 03-2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食堂醞釀對校外“蹭飯族”加價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