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條例太苛刻,不得已要“黑飛”? 給片“云”,無人機飛得更輕快 “條例太多無所適從”“監管過嚴沒有必要”“獲批率太低影響產業發展”,一些無人機制造商、運營商和使用者經常這么說。發展和監管、安全和效率是不能調和的矛盾嗎? 去年底出臺的《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亮出了一個兼顧監管效率和飛行安全的“利器”——無人機云。這是一種輕小型民用無人機運行動態數據庫系統,向無人機用戶提供航行服務、氣象服務的同時,也對飛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無人機接入云,為包括民航局在內的各部門監督管理提供了監控平臺。目前,我國是第一個提出無人機云概念的國家。 “無人機云的提出,從系統層面提升了飛行的安全性?!闭紦巳蛳M級無人機70%市場份額的大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此前大疆就已研發功能類似的“遙控航空器安全管理服務平臺”,可以提供云系統服務。 今年3月,第一個無人機云系統優云(U-Cloud)拿到了民航局飛標司的批文。 “有了無人機云以后,申請飛行會簡便很多,審核、接入云、規劃飛行路線等各項程序都能被云服務商承包。”陳廣承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無人機的云服務商就像負責通訊的移動、聯通等運營商一樣:“每個手機都是一個小小的無線電臺,按照國家規定都得去辦無線電臺執照,但因為用戶加入了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就免去了自己去辦理的麻煩,可以直接打電話。接入無人機云也是一樣,能簡化飛行申請審核的流程。” 云管理的另一個好處是技術成熟、成本低廉?!鞍惭b設備、實現接入云系統的成本只有幾十元,我們要求2017年底前中小型無人機都完成設備系統改造,全面實現云監管。”陳廣承說。 通過接入“無人機云”能夠更便捷地提供飛行監視手段,同時另一個主要的監管手段——無人機“駕照”的獲取如今也更方便了。 “目前無人機駕駛員資格培訓機構已經增至60多家?!标悘V承介紹,截至去年底,我國共有2142位合格駕駛員,雖然數量仍然不多,但比2014年底增長了近8倍。陳廣承預計,隨著培訓市場的不斷擴大,今年無人機駕駛員的增速還會提高,數量應該能夠突破一萬。 “可見如今滿足無人機飛行的條件并不難?!标悘V承坦言,過去對無人機管理宣傳得不夠,管理技術和效率的提升加上多做宣傳,肯定能“招安”越來越多的“黑飛”者。 無人機何時能飛在城市上空? 數據、技術監管的普及仍需要一個過程 丁曉波是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參與研發了多種應用于航拍測繪的無人機,成功完成多項國家測繪任務。 “我們在各地用無人機測繪時,發現地方的相關部門批準飛行的概率還是很低。”丁曉波說,一般涉及國家項目的飛行比較容易獲批,但如果是企業自身的經營性行為,尤其是在城市等重要區域,獲批飛行還是很不容易。中國無人機市場潛力巨大,無人機在我國建筑測量、農業植保、電力巡檢、森林防火等許多領域有著大量的潛在需求,如果飛行空域被限制,將不利于產業發展?!盁o人機管理方式創新了、簡便了,但是很多部門對無人機安全性的顧慮還沒有減少?!倍圆ㄕf。 “監管技術雖然已經成熟,但還需要一個普及的過程?!标悘V承認為,政府還將進一步建立監管技術的標準,進一步普及各種技術監管手段,未來無人機申請飛行肯定會更容易,比如無人機云服務將實現全覆蓋,“我們馬上去考察另一家云系統提供商的資質,未來可能有四五家大型的云系統商在政府的監管下一起提供服務。” “電子圍欄”的使用也會讓無人機飛行監測更可控。“大疆的無人機就設置了電子圍欄,到了圍欄邊界飛行控制系統會自動返航,比如到了北京五環內進不去。未來可能會根據不同時間段和區域更靈活地設置電子圍欄。”陳廣承說。 如果真的遇上不接受監視且“使壞”的無人機怎么辦?強制性技術手段也不少。陳廣承介紹,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反無人機設備,比如用激光和無線電波“炮打”無人機,今后可以在城市重點區域安裝這種設備。 如果這些手段都到位了,相信當你看見城市上空有無人機在穿梭,也不會擔心?!翱赡苣愦蜷_手機地圖導航,不僅能看見道路橋梁,還能看到你周圍有多少無人機在飛行?!标悘V承說,事實上他們已經在研究與相關企業合作,“讓無人機飛在導航里”。 |
相關閱讀:
- [ 04-10]全球首款產品化氫燃料多旋翼工業級無人機深圳首發
- [ 04-07]無人機“黑飛”隱患重重 曾危及民航惹軍機攔截
- [ 04-07]解放軍無人機指控方艙被毀 神秘小盒子接替操控
- [ 04-07]“無人機專業”須與市場互動起來
- [ 04-06]國網莆田供電公司無人機巡視 助力“世錦賽”保供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