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溫州4月11日電 記者王春 通訊員陶京津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一處老房子傳出不同嬰兒啼哭聲,由此引出一起特大跨省拐賣兒童案。經查實,被拐賣兒童均為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人數多達27名,而且每名嬰兒經多次轉手,層層加價,不法分子從中牟利。 日前,溫州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拐賣兒童罪,對此案26名被告人提起公訴,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擇日開庭審理。 令人震驚的是,此案被告人中,竟有一名女醫生,她曾在溫州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工作,退休后被其他醫療機構返聘,經她之手被拐賣的嬰兒有4名。 東窗事發 老房傳出不同嬰兒哭聲 牽出跨省拐賣兒童大案 2015年3月29日,有群眾報案,稱蒼南縣靈溪鎮雙益小區旁的一老房子內經常傳出不同嬰兒的哭聲,而房主年齡偏大,不像嬰兒父母,懷疑其中有蹊蹺。 蒼南警方接警后,立即著手偵查,對該房子進行多日守候,發現房內人員存在拐賣兒童的嫌疑。去年4月4日下午,警方在房內抓獲正在進行拐賣兒童交易的章某、朱某等9人,并解救出1名男嬰。 經審訊,警方獲取更多線索,之后又相繼在蒼南靈溪、石家莊、上海、云南等地抓獲其他犯罪嫌疑人。其中,去年4月11日,在靈溪抓獲陳某等人,解救1名男嬰;去年6月17日、7月2日在靈溪抓獲溫某等人,解救2名男嬰;去年7月9日,抓獲李某、蔡某(另案處理)夫婦。另外,丁某等人主動向警方投案。 涉案者眾 嫌疑人中不少“沾親帶故” 還有一名退休婦產科醫生 此案共涉及35名犯罪嫌疑人,分別扮演著“介紹人”、“撫養人”、“運送人”、“收買人”等角色。這些涉案人員之間不少“沾親帶故”,其中有“情侶檔”、“父子檔”、“夫妻檔”,甚至還有一家五口“齊上陣”。 此次被提起公訴的有26人,其余9人另案處理。據起訴書顯示,這26人分別來自蒼南、溫州市區、福建、云南等地,其中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27歲。 在這些被告人中,李某的身份引發關注。據起訴書,李某今年68歲,戶籍地鹿城區,職業醫生。 據知情人透露,李某是一名婦產科醫生,曾在溫州市區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工作至退休,后被溫州光明醫院、樂清市白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返聘,直至案發。 利益鏈條 成交價最低1萬最高近10萬 介紹運送均有“工資報酬” 據指控,此案主犯、現年51歲的蒼南男子章某在2013年找到一條“發財捷徑”——販賣兒童。 2013年7月左右,章某通過他人介紹,在青田火車站附近花6萬元買了1名男嬰,同年11月20日以8.6萬元賣給下家。 “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拐賣兒童中,章某還帶上了女友朱某和兒子。去年3月,章某帶著兒子和朱某在石家莊花5萬元買了1個出生才1個多月的男嬰。將男嬰帶回蒼南后,章某分別付給朱某2000元、兒子1500元“工資”。 經查,章某等人拐賣的兒童均為嬰兒,其中“成交價”最低1萬元,最高9.8萬元。 另外,在該拐賣兒童團伙的“利益鏈”中,處于“介紹”、“撫養”、“運送”等環節的人員均大多有獲得“報酬”,介紹人獲取介紹費,撫養人、運送人則獲相應工資。 跨省作案 跨省多次轉手層層加價 一男嬰經5次轉手“身價”漲8倍 此案中大部分嬰兒經跨省多次轉手買賣,而且層層加價,主要涉及云南、浙江、福建、河北等地。 據檢察機關指控,經云南籍女子和某之手的多名嬰兒,轉賣和加價尤為突出。2014年6、7月,和某在云南怒江蘭坪縣花1萬元買了1名男嬰,后以3.8萬元賣給下家梨某,而梨某以6.6萬元賣給肖某,肖某加價至7.5萬元又轉賣給章某和朱某,最后朱某以8.3萬元賣給他人。 經查,此案涉及被拐賣嬰兒共27名,每名被拐賣嬰兒因經合伙作案和多層轉手,均涉及多名涉案人員。對涉案人員的拐賣兒童次數和涉及的被拐賣兒童人數,檢察機關均進行審查予以統計認定。其中,章某拐賣兒童19次,涉及被拐賣兒童19名;朱某拐賣兒童16次,涉及被拐賣兒童16名;李某拐賣兒童4次,涉及被拐賣兒童4名。 被拐賣嬰兒怎么來的?據多名被告人供述,一些嬰兒都是在出生后遭遺棄。對此,檢察機關認為,這僅是被告人單方辯解,對嬰兒來源偵查部門還要做進一步調查,如果還有漏罪行為,則要進一步追責。 檢察機關認為,章某、朱某、李某等26人拐賣兒童的行為已觸犯我國刑法,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拐賣兒童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典型案例 女醫生“出售”4名嬰兒 曾在醫院住院部直接出手 在溫州市檢察院依法審查查明的事實中,溫州退休婦產科女醫生李某涉及的被拐賣兒童有4名。 2013年上半年,李某聯系章某,約定販賣1名男嬰給章某。之后,章某聯系周某、范某共同出資5萬元,在溫州市區“水景苑”小區李某住處購買這名男嬰。該男嬰被章某、周某、范某帶回蒼南后,經周某聯系賣家進行轉賣。 2013年8月份左右,李某聯系章某,約定販賣1名女嬰給章某。章某聯系溫某、朱某來到“水景苑”小區李某住處,由章某、溫某合伙出資3萬元購買這名女嬰。該女嬰被帶回蒼南后,通過朱某介紹以約3.8萬元賣給他人,朱某獲取介紹費從中獲利。 2014年4月份左右,章某、朱某花6萬元向李某購買1名男嬰。最終,該名男嬰被章某、朱某以8.5萬元賣到福建省福安市。 2015年2月15日,溫某、范某共同出資4.7萬元,在溫州市區一家醫院住院部門口,從李某處購買1名男嬰。之后,范某電話聯系丁某開車接回蒼南。溫某、范某將男嬰先后放置在溫某家中和藻溪鎮挺南山上一民房內撫養。同年6月17日,偵查機關在挺南山上抓獲溫某、范某等人,并將該男嬰解救。 百般狡辯 竟稱“經手”嬰兒都是父母不想要的 僅幫忙介紹收養人,未從中牟利 對于被指控的拐賣兒童事實,李某百般辯解:經她手的嬰兒都是孩子父母不要的,對方要求她幫忙介紹收養人,她并未從中謀取利益。 比如,對于2013年上半年以5萬元出手的那名男嬰,李某這樣解釋:當時有位找她看病的女子說自己生了個男嬰,因家庭困難想把孩子給人收養。于是,她從中搭線達成交易。“最后,我將5萬元轉交給站在不遠處的男嬰父母。” 對于2013年8月左右出手的女嬰,李某同樣辯解:當時一名女子找她看病時說自己有一名女嬰不想要,原因是孩子父親坐牢自己無力撫養。最后,她聯系買家以3萬元成交。“我把這3萬元給了孩子母親,對方要給我2000元,但被我拒絕了。” 對此,公訴機關認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拐賣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等行為,只要實施其中一種行為即構成拐賣兒童罪。李某多次販賣的嬰兒均是聯系章某等人購買,她主觀明知章某等人系拐賣兒童的人販子還多次販賣,她的行為已構成拐賣兒童罪。 檢方建議 成功解救的被拐賣嬰兒應送往福利機構安置 經查,此案中被拐賣的27名嬰兒中有15人獲救,其中解救后寄養在收買人處的有10名,寄養在福利院的有5名。 根據民政部、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兒童收養工作的通知》規定,公安機關解救被拐賣兒童后,對于查找到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應當及時送還;對于暫時查找不到生父母及其他監護人的,應當送交社會福利機構或者救助保護機構撫養,并簽發打拐解救兒童臨時照料通知書,由社會福利機構或者救助保護機構承擔臨時監護責任。同時,公安機關要一律采集打拐解救兒童血樣,檢驗后錄入全國打拐DNA信息庫比對,尋找兒童的生父母。 溫州市檢察院在辦理該案時要求公安機關妥善依法處理被解救兒童,建議將寄養在收買人處的嬰兒均送福利機構安置。目前,此項工作正在協調處理中。 對收買人也追究刑責 將有力打擊買方市場 溫州市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檢察員王瑋分析說, 收買人以前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現在一律追究其刑事責任。這一變化緣于2015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簡稱修正案)。 王瑋指出,根據修正案實施前規定,對收買被拐賣兒童可以“免責”:收買被拐賣的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但修正案規定了“收買即入罪”:只要有收買被拐賣兒童的行為,就將追究刑責。不過,對收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解救的,可從輕處罰。 王瑋介紹,在量刑方面,現行《刑法》規定,拐賣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一)拐賣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二)拐賣兒童三人以上的;(三)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兒童的;(四)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五)造成被拐賣的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六)將兒童賣往境外的。 王瑋認為,此案中的“收買人”大多來自農村,部分辯稱自己法律意識淡薄,不清楚收買孩子可能觸犯刑法。法律意識淡薄只是“收買人”的“遮羞布”,隨著修正案出臺,對收買被拐賣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打擊變得嚴厲,這將有力打擊買方市場。 |
相關閱讀:
- [ 04-11]省政協組織結對流動兒童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 [ 04-11]福清市殘聯攜手企業舉辦關愛自閉癥兒童活動
- [ 04-10]全國青少年兒童“小金魚獎”漫畫大賽 廈門賽區啟動
- [ 04-09]江西新余辟謠"兒童腎衰竭""豬肉感染"傳言 警方介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