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背后的大國政治 一戰期間,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帝國開戰。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由于親俄而備受猜忌,民族和宗教矛盾迅速激化,最終釀成亞美尼亞人大屠殺,據估計有150萬亞美尼亞人被殺害。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后,民族自決成為建立新國家的指導原則。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先后宣布獨立。 外高加索地區長期形成的多民族雜居態勢,令新獨立的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面臨復雜的領土糾紛,卡拉巴赫即是雙方爭奪的焦點。1918年,亞美尼亞人占多數的“卡拉巴赫山地”(即納卡地區)宣布自治,以抵制阿塞拜疆的主權聲索。奧斯曼帝國站在亞美尼亞人的對立面,幫助阿塞拜疆占領了納卡地區。這更加激起了亞美尼亞人對突厥人的仇視。1919年4月的卡拉巴赫亞美尼亞人第五次大會上,阿塞拜疆人被視作土耳其人的幫兇,且對亞美尼亞大屠殺等暴行負有責任。 奧斯曼帝國滅亡后,亞美尼亞試圖獲得土耳其東北部的西亞美尼亞地區,這一訴求體現在《色佛爾條約》中。但是條約并未得到切實執行,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很快重新占領了西亞美尼亞,并且不承認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 一戰結束后,進入外高加索的英國軍隊支持阿塞拜疆的領土主張,以促使阿塞拜疆脫離蘇維埃,進而獲得巴庫的石油。亞美尼亞人擔心四面圍城,遂于1920年主動向阿塞拜疆要塞發起進攻。但是此舉招致了毀滅性報復,納卡的城鎮被毀,數千亞美尼亞平民被殺。 1921年,整個外高加索被蘇俄紅軍控制,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對納卡地區的爭奪變成蘇維埃內部矛盾。起初,種種跡象表明“卡拉巴赫山地”(即納卡地區)會被轉交給亞美尼亞,但是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了這一進程。當時蘇聯迫切希望實現蘇土關系正?;源_保邊境和平,而土耳其則擔憂強大而敵對的亞美尼亞會成為國家安全的隱患。為解決土耳其的安全關切,蘇聯將作為自治省的納卡劃給了阿塞拜疆,另外還將納希切萬也劃給阿塞拜疆以便讓阿塞拜疆和土耳其接壤。 在阿塞拜疆管理期間,鼓勵阿塞拜疆人遷入的政策提高了納卡地區的阿塞拜疆人數量,而亞美尼亞人生育率降低和人口外流則降低了亞美尼亞人的比重。1926年,納卡的阿塞拜疆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只有6%,但是到1979年,這一數字已經提高到了25%。人口結構的變化為未來激烈的族際沖突埋下了隱患。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的歷史學者紛紛為各自的領土主張尋找證據,對現狀不滿的亞美尼亞人則不斷要求將納卡地區劃入亞美尼亞。不過,總體而言蘇聯時代納卡地區的民族爭端一直維持在可控的范圍。 1980年代末期,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政策為暗流涌動的族群沖突添了一把火。起先,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只是要求文化、經濟和語言自由,但到了1988年,他們轉而要求并入亞美尼亞。巴庫和蘇姆蓋特(Sumgait)爆發了針對亞美尼亞人的騷亂,數千名亞美尼亞人殞命。而在納卡地區也爆發了針對阿塞拜疆人的攻擊,并擴散至亞美尼亞全境。為應對納卡沖突,蘇聯將納卡地區升格為直轄共和國,并嘗試以軍事手段恢復秩序,但未能阻止局勢的進一步升級。 |
相關閱讀:
- [ 04-06]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實施停火
- [ 04-05]埃爾多安就納卡問題表態:阿塞拜疆終將收復納卡
- [ 04-05]“?;鹗?,沖突上鎖” 納卡“愚人節戰爭”持續升級
- [ 04-04]亞阿邊境納卡地區沖突仍在持續
- [ 04-03]阿塞拜疆宣布單方面在納卡地區?;?/a>
- [ 04-02]亞阿邊境納卡地區沖突再起 普京敦促雙方保持克制
- [ 12-03]阿森納遭滅頂之災!曝真核重傷3月 10人躺上病榻
- [ 11-22]習近平按民俗禮儀接斐濟原住民獻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