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系列:習近平為“三不”干部治“病”
2016-04-14 13:55: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學習劑”和“制度貼”消祛“不能為” 領導干部的“不能為”,主要表現在不懂規律、不懂門道、缺乏知識、缺乏本領,工作中顯得能力不足。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提出了“本領恐慌”的問題,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有加強學習的緊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習近平強調,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我們的干部要上進,我們的黨要上進,我們的國家要上進,我們的民族要上進,就必須大興學習之風。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針對領導干部,習近平指出,要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領導工作、履行崗位職責所必備的各種知識,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里手、內行領導。 習近平說,領導干部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如饑似渴地學習,只要堅持下去,必定會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積跬步以至千里。 要解決“不能為”的問題,離不開制度機制的健全。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導致領導干部一旦任職達到一定的行政級別,除非出現嚴重違法違紀行為,行政級別一般就不會下降。這讓一些“不能為”的干部產生了僥幸心理,也讓更多能干會干的干部只能“熬資歷”,難以更好地施展才華。 2015年6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既要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選準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問題或者相形見絀的干部調整下來。強調要堅持推進制度改革,通過激勵、獎懲、問責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證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和制度環境。 在中辦印發的《關于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規定(試行)》中特別提到,對不能有效履行職責、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單位工作或者分管工作處于落后狀態等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干部應當進行調整。 這一機制讓機關不養“庸人”成為一種政治生態,督促了領導干部自覺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解決自身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 |
相關閱讀:
- [ 04-14]福建省直機關“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在福州舉行
- [ 04-14]科學謀劃 精心組織 各地確?!皟蓪W一做”學習教育良好開局
- [ 04-14]如何理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經常性教育?
- [ 04-13]國家衛計委直屬機關部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 [ 04-13]“兩學一做”要真學真做常學常做
- [ 04-12]“兩學一做”要真學真做常學常做
- [ 04-12]深刻認識“兩學一做”的重大政治意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