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電站污染調查:污染正在向東京灣擴散
2016-04-14 17:02:33??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孫靖 |
分享到:
|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日本《東京新聞》4月14日報道,日本東京新聞報社去年開始,針對因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對日本首都圈附近產生的污染問題,獨家調查了以茨城縣和千葉縣為中心的三角洲地帶的水質狀況。此次調查與去年相比,雖然放射性物質銫的濃度并無太大變化,但手賀沼(千葉縣)和牛久沼(茨城縣)的污染程度卻是居高不下。調查發現,自印旛沼到花見川河口,由湖沼到河流,污染正在向東京灣擴散。 調查組于今年1月,在三角洲地帶的湖沼、河流共計24處使用采集設備采取了河底的沉積物。同時也對采集地附近的堤壩間的土壤進行了采集。調查組將采集物烘干之后除去落葉等雜物,置于樹脂容器內密封8小時后對其中的銫濃度進行了檢測。 結果顯示,污染最明顯的是手賀沼。該湖沼就其整體來看污染程度較去年相比有下降趨勢,但在上游調節池中央的沉積物中,檢出了高達每千克5867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物質。 此外,采集點附近陸地土壤中的銫濃度達9069貝克勒爾,超過了區別管理要求的規定廢棄物(不超過8000貝克勒爾)的濃度。高一米的空間放射線數量也接近每小時0.7微西弗。調查認為,由于采集現場是像研缽底形狀的場地,雨過之后水位增高,被污染的沙土在地表積聚,水干之后污染物進一步濃縮,如此步驟反復進行便導致了局部區域銫濃度增高的現象。 自去年1月至2月的調查之后,在同年9月的東京灣調查中,專家確認了花見川河口高度污染的事實。而本次調查的目的之一是確認該污染源是否為印旛沼。 連接印旛沼和花見川的新川,在其閘口堰塞湖中檢測出的銫濃度已上升接近至700貝克勒爾。與閘口相比,下游花見川的銫濃度相對較低,達200~400貝克勒爾。由于接近河口處水量急劇減少,幾乎沒有沉積物,因此調查組未能在河口處采集。調查認為,大雨之時,大量污水從水閘流出,含有銫的泥沙會在河口沉積。 此外,經檢測,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位于茨城、千葉兩縣)根據地點不同,銫濃度在95~1022貝克勒爾之間不等,水越深的地方濃度越大。 東京新聞社自2014年五月開始,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污染狀況,對福島第一海岸及福島縣農田、東京灣、首都圈的主要河流和湖沼進行了持續調查。本次調查是第12回調查。 在之前的調查中,曾報道了福島未去除表層土而直接耕作在高污染的農耕地耕作,以及未除去污染的山野菜污染指標超出食品標準兩千倍等事實。即使是在污染較低的首都圈,也應加強對污染殘留的重視。 |
相關閱讀:
- [ 04-13]福島核廢水或將排入太平洋 其中仍含有放射性元素
- [ 03-30]福島檢方將不起訴東電排放污水案 稱難以證實
- [ 03-29]福島核事故后五年 作業人員被輻射量增5倍以上
- [ 03-28]日媒:東京首都圈遭核污染 部分地區比福島還嚴重
- [ 03-25]日本專家:福島放射性廢棄物恐需長期滯留當地
- [ 03-22]日本福島等5縣官員赴臺要求解除食品進口限制
- [ 03-11]日本東電社長在核事故5周年呼吁勿忘福島責任
- [ 03-11]安倍稱將建設福島核廢物保管設施 指核電不能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