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4日電 美國《僑報》14日刊文稱,近日,有兩則人物條件和場景都不同的街頭實驗,妄圖借此來判斷中美社會以及中美公民的公德素質等,實在有失偏頗。正如一起善事不能證明社會沒有惡,一例惡行不能掩蓋人間真愛普遍存在一樣,用簡單的實驗獲得一個簡單結論是非??尚Φ?。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人販子當街拐騙被暴打,中國人販子當街搶孩子就無人攔? 近日,一段“人販子當街搶小孩,無路人上前攔阻”的街頭實驗視頻,在大陸互聯網引起很大爭議。部分網民批評,這段視頻反映出的人心冷漠讓人震驚。也有網民認為,實驗設計不合理,有嘩眾取寵甚至炒作嫌疑。 拐賣兒童犯罪行為全球都有,各國打擊也很嚴厲,這一視頻迅速受到關注并不讓人意外。不管是對實驗本身,還是實驗結果,絕大多數網民是持批評意見的。從這一角度看,說中國人冷漠、麻木并沒依據。 實驗者稱是受到一段“美國拐騙犯被見義勇為路人暴打”的實驗視頻啟發。但對比發現,兩組視頻前提完全不一樣。中國版視頻中,“歹徒”鬧市區將孩子迅速抱走,小孩也沒過分驚恐哭鬧,得手非常簡單,多數路人還沒有反應過來;而美國版“歹徒”則與路人有許多交流,路人有時間思考、判斷和反應。 另外,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太大,中國版的孩子已10周歲,美國版至多3歲。如果做對比實驗,就應設置完全一樣的人物條件和場景,而不是在中國搞“綁架”,在美國玩“拐騙”。 依據一個簡單的街頭實驗,來判斷中美社會以及中美公民的公德素質等,這本身就存在偏頗,并不可行。正如一起善事不能證明社會沒有惡,一例惡行不能掩蓋人間真愛普遍存在一樣,用簡單的實驗獲得一個簡單結論是非常可笑的。 這樣的測試還是不要的好,其不僅無助于改善社會氛圍,還會給公眾造成“狼來了”的假象——當人們習慣了這是一種實驗后,一旦真的綁架行為發生時,反而沒有人伸出援手。(鐘海之) |
相關閱讀:
- [ 04-13]國際足聯除名一位北中美及加勒比地區足聯主席候選人
- [ 04-07]中美學生同臺演奏交響樂名曲 用音樂締結友情
- [ 04-06]外媒:中國"落子"吉布提 中美印度洋之爭將加劇
- [ 04-05]戴旭:中美若戰略對決將兩敗俱傷 美國輸不起
- [ 04-04]中美俄最強陸基洲際導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