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發布:201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及2015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
2016-04-14 20:55:48??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李霖 孫靖 |
分享到:
|
一、公民權利遭到肆意侵犯 2015年,美國槍支犯罪猖獗,警察濫用暴力,監獄腐敗嚴重,秘密監控個人信息頻現,公民權利遭到肆意侵犯。 暴力犯罪威脅公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15年發布的《美國犯罪報告》,2014年美國共發生暴力犯罪1165383起,平均每十萬居民中發生365.5起,其中謀殺案件14249起,強奸案件84041起,搶劫案件325802起,嚴重暴力傷害案件741291起;共發生財產犯罪案件8277829起,平均每十萬居民中發生2596.1起,被害人因財產犯罪遭受的損失超過143億美元。(注1)英國《經濟學人》網站2015年12月1日刊文分析,美國一些城市的犯罪率大幅攀升,巴爾的摩和圣路易斯2015年上半年的謀殺率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8%和59%。(注2)美國國家幫派研究中心的詹姆斯·豪威爾指出,美國過去5年幫派數量增長8%,幫派成員數量增長11%,與幫派相關的謀殺案增加23%。(注3) 槍支泛濫造成公民生命權無法得到保障。統計顯示,美國有3億多人口,私人槍支保有量逾3億支。過去10年里,超過400萬美國人成為襲擊、搶劫和其他涉槍犯罪的受害者。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室發布的《2015年槍支暴力傷亡統計》,截至2015年12月28日,美國當年共發生槍擊事件51675起,其中大規模槍擊事件329起;共造成13136人死亡、26493人受傷。(注4)美國聯邦調查局2015年發布的《美國犯罪報告》顯示,2014年美國發生的謀殺案件中有67.9%使用槍支,搶劫案件中有40.3%使用槍支,嚴重暴力襲擊案中有22.5%使用槍支。(注5) 警察暴力執法嚴重侵犯人權。美國警方在執法過程中過度使用暴力,造成大量普通公民傷亡。據《華盛頓郵報》網站統計,截至2015年12月24日,警察當年共射殺965人。(注6)巴爾的摩25歲非洲裔男子弗雷迪·格雷因警察暴力致死,引發了“為弗雷迪伸張正義”的抗議活動。(注7)射殺17歲非洲裔男孩麥克唐納的芝加哥警察,遲遲未被起訴,公眾為此舉行抗議游行。該警察之前曾遭20項投訴,未受到任何追究。(注8)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015年11月19日報道,明尼阿波利斯市24歲的非洲裔男子賈馬爾·克拉克在已被警方控制的情況下被擊斃,民眾包圍警察局抗議示威,引發暴力沖突。(注9) 政府秘密監控公民個人信息侵犯公民隱私。據《華盛頓郵報》網站2015年12月1日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利用其特權強迫互聯網公司未經法庭批準向其提供用戶信息,包括全部的網絡瀏覽記錄。(注10)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5月2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反對政府大規模收集公民信息,有三分之二的人認為政府在收集信息方面沒有足夠的限制,61%的人越來越懷疑政府相關計劃的目的,54%的人反對政府將收集電話和互聯網信息作為反恐的手段,74%的人不同意為了安全的目的放棄隱私權和自由,93%的人認為應對收集信息的人加以管控,90%的人認為應對收集何種私人信息的種類加強管控。(注11) 獄警肆意踐踏囚犯人權。據《邁阿密先驅報》網站2015年12月連續報道,美國最大的女子監獄羅維爾監獄充斥著腐敗、酷刑和性虐待,獄警將數百名女囚視為妓女,逼迫她們賣淫以換取基本的生活物資、保護或獎勵。在過去十年間已有57名囚犯死在了該監獄,該數字尚未包括被送往醫院的囚犯。(注12)《華盛頓郵報》網站2015年5月13日報道,費爾法克斯郡一所監獄的獄警用電擊槍將女性精神病患者娜塔莎·麥肯娜殺害。(注13)福克斯新聞網網站2015年4月9日報道,佛羅里達州一所監獄的獄警被控虐待和殺害囚犯,其中患有精神疾患的囚犯達倫·萊尼被強迫淋浴長達兩個小時,水溫高達華氏180度。他雖大聲求饒呼救,卻無人理睬,最后竟被活活燙死。(注14) (注1) 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見www.fbi.gov。 (注2)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www.economist.com),2015年12月1日。 (注3)《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網站(www.usnews.com),2015年3月6日。 (注4) 美國槍支暴力檔案室網站(www.gunviolencearchive.org),2015年12月28日。 (注5) 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見www.fbi.gov。 (注6)《華盛頓郵報》網站(www.washingtonpost.com),2015年12月24日。 (注7) 今日美國網站(www.usatoday.com),2015年12月22日。 (注8)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edition.cnn.com),2015年11月26日。 (注9)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www.nbc.com),2015年11月19日。 (注10)《華盛頓郵報》網站(www.washingtonpost.com),2015年12月1日。 (注11) 皮尤中心網站(www.pewresearch.org),2015年5月29日。 (注12)《邁阿密先驅報》網站(www.miamiherald.com),2015年12月12日、13日、16日。 (注13)《華盛頓郵報》網站(www.washingtonpost.com),2015年5月13日。 (注14) 福克斯新聞網網站(www.foxnews.com),2015年4月9日。 |
相關閱讀:
- [ 03-16]人權問題上,美國政府的邏輯難自洽
- [ 03-16]環球時報獨家報道:親歷“挪威惡魔”出庭討人權
- [ 03-16]中國代表批評西方國家將人權問題政治化
- [ 03-15]人權幌子背后的偽善與圖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