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安全和新安全一個都不能少 專家指出,與傳統的安全觀不同,新的國家安全觀的目標是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 相對于人們較為熟悉的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根據國家安全法,國家建立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的制度和機制,對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特定物項和關鍵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涉及國家安全事項的建設項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項和活動,進行國家安全審查,有效預防和化解國家安全風險。 莫紀宏表示,對涉及國家安全的事項進行審查是國際慣例。“在重大產業領域如果不進行安全審查,我們的產業結構就有可能被外部勢力控制,使得整個經濟發展失去了應有的可持續發展動力。”他認為,國家安全法特別要求把審查和監管制度結合起來,監督外資技術進來以后是不是按照中國法律來開展正常的經濟活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安全“防火墻”。 在文化安全方面,國家安全法要求,國家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掌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宣揚民族仇恨情緒等不良文化,任何國家都不會任其泛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國際法所法治戰略研究部主任李忠說,“文化安全既不是文化鎖國、限制言論自由,也不是我們不再對其他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我們要繼續開展平等對話,在這個過程中豐富中華文明,給全人類作貢獻。” 國家安全法首次明確了“網絡空間主權”的概念。根據法律規定,國家建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并加強網絡管理,防范、制止和依法懲治網絡攻擊、網絡入侵、網絡竊密、散布違法有害信息等網絡違法犯罪行為。 李忠指出,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國家利益也從傳統的領土安全等方面向虛擬世界發展。因此,建設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于捍衛我國網絡空間主權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發展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題中之意。國家安全法提出,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發展自主可控的戰略高新技術和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加強知識產權的運用、保護和科技保密能力建設,保障重大技術和工程的安全。 維護國家安全,你可以做到 事實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普及,國家安全的風險隨時“潛伏”在看似平常的社會生活中。 2014年8月,浙江溫州警方破獲一起特大有線電視網絡遭非法攻擊案,黑客將反動宣傳信息通過技術手段植入電視機頂盒,近16萬戶人家遭受攻擊;2015年8月,海南有關部門披露,一名漁民在三亞附近海域打撈到一枚可疑電子裝置,經鑒定確認是一枚具有水下照相和光纖傳輸、衛星通訊等功能的無人潛航器。 那么,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中能發揮什么作用呢? 國家安全法規定,公民和組織則應履行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等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公民和組織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專家表示,以保密工作為例,單位的電腦內外網不混用,及時更新殺毒軟件,不把涉密信息擅自發到互聯網……自覺遵守相關保密制度,也是為維護國家安全盡一份力。 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凌勝利表示,從近年來發生的一些生物入侵、網絡間諜、個人泄密等事件看,部分群眾并非出自主觀故意,只是因為好奇心而將外來物種帶入境內造成生態影響,或被人利用導致泄密。因此,實現國家總體安全需要加強國民的國家安全教育,讓個人從思想上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普遍性和相關性,實現國家安全建設上下齊心。 “國家安全歸根到底是人的安全。”莫紀宏說,國家安全與個人安全緊密相連,強調國家安全,最終還是要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