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律黼 “一季度,重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72.73億元,同比增長10.7%,較全國高4.0個百分點?!敝貞c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15日發布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張富民表示,重慶市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適度較快增長,繼續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新華網重慶4月15日) 正如重慶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所言,經濟運行數據表明,總體來看一季度重慶市經濟運行平穩,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動力不斷孕育成長。2016年是“十三五”時期的開局之年,而第一季度又是2016年的開門首季,第一季度能取得開門紅的好成績,可喜可賀,又一次激勵了山城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 如果說重慶“十三五”規劃綱要制定的目標是一座正在建設中的高樓大廈,那么“十二五”時期已取得的成績就是這座大廈的堅實地基,而2016年第一季度以優異表現壘起了大廈的第一層?!吨貞c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就像這座大廈的整體框架,是今后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從“十三五”規劃角度來看重慶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有助于我們從整體上來分析和把握經濟運行狀況。 角度一:看經濟增長速度。重慶“十三五”規劃綱要設定重慶經濟保持年均增長9%左右,一季度重慶經濟增速達10.7%,超過了預定目標,欣喜之余我們也要用科學思維和系統思維辯證地看待經濟運行的波動和經濟增長速度的換檔,更加注重看整體、看主流。重慶市發展既面臨著風險與挑戰,如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人口紅利優勢漸失;但也擁有諸多機遇和有利條件,如“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深入推進,有利于重慶融入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更大范圍擴大開放、深化協作?!爸裢馓一ㄈ齼芍?,春江水暖鴨先知”,重慶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12.0%,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0.0%,為后續幾個季度經濟快速增長埋下了伏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和各項改革任務的深入推進,重慶市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角度二:看經濟運行質量。我們不僅要看速度,更要看質量、看內涵。從產業上看,一季度重慶市第二產業增長11.2%,第三產業增長10.7%,這符合重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的目標。從效益上看,一季度重慶工業還呈現績效同增的局面,1-2月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增長26.2%,高于全國水平21.4個百分點,這符合重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在重慶市“6+1”支柱行業中,汽車、電子、裝備行業均達到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發揮出了優勢行業的支撐作用。但是材料和能源等行業增速相對較低,離“建設國家級新材料基地”目標還有很大距離,尚需加倍努力。同時我們對能源行業前景持樂觀態度,因為涪陵頁巖氣開發項目已被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推進工程中,實現“建成全國頁巖氣產業高地”目標只是時間問題。 角度三:看對外貿易總額。重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持續擴大出口,推動更多“重慶造”產品“走出去”。一季度重慶是對外貿易出現有力回升,僅3月份重慶進出口同比均呈明顯增長態勢,出口增長14.5%。今后,重慶要在優化出口結構、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培育壯大進出口新增長點上下功夫,保持進出口規模中西部地區領先地位。 角度四:看居民生活水平變化。重慶“十三五”規劃綱要十分關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明確提出“人民生活水平邁上新臺階”、“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的努力方向。一季度重慶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增長2.0%,但同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2%,遠大于同期CPI增幅,表明重慶老百姓的口袋在持續充實中。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城鎮常住居民,這體現了“協調”、“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經濟運行數據表明重慶一季度“春來江水綠如藍”,成功邁出了“十三五”的第一步;但若要二季度“日出江花紅勝火”,還需要繼續奮蹄揚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只要穩健走好每一步,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宏偉藍圖就有了堅實的保障。 |
相關閱讀:
- [04-16] 福州市政府與廈門航空簽訂"十三五"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04-15] 4月15日福建要聞TOP10:閩“十三五”商務發展專項規劃印發實施
- [04-15] 福建省“ 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出臺 重點扶持發展平潭旅游產業集聚區
- [04-15] 剖析中國經濟風向:十三五開局首季多項指標現暖意
- [04-15] 閩2020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 十三五商務發展專項規劃印發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