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現在的文學被社會邊緣化,似乎陷入了一種困境,甚至有一種聲音在說文學將來要消亡。”著名作家賈平凹16日在北京表示,只要人還在,文學就依然常在。 當當第十屆網絡書香節文化高端論壇16日在對外經貿大學舉行。賈平凹說,過去的文學曾經熱鬧過,那時候文學有太多的新聞元素,現在新聞元素從文學中徹底剝離了,所以它這種困境很正常,因為文學畢竟只是人身上一部分敏感活動。 但他強調,要說文學消亡是不可能的,因為文學是與生俱來的欲望,可以說是一種本能,“就像我們吃飯一樣,昨天吃了,今天就不吃了嗎?上頓吃了,下頓就不吃了嗎?不是的,吃飯從來沒有把我們吃厭煩過。因此只要人還在,文學就依然常在”。 賈平凹表示,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大時代,社會經歷大轉型,這種大轉型帶給我們太多的恐懼、焦慮和煩惱,似乎成了這個時代最大的問題。文學閱讀就是解除焦慮的一個法門。 賈平凹對現場大學生們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文學閱讀是成長的需要。為了有書讀,拿過家里的糧食、雞蛋、核桃,甚至白菜、蘿卜去和人家交換,和人家上山砍柴去換書讀。“在這其中讀了一本沒有封面的書,當時就模仿人家文章開始寫作,也可以說我的寫作就是從那本書開始的。” 賈平凹還誠懇地說起自己少年和青年時候,為了閱讀干的一些不光彩的事,比如借書不還給人家,比如看到一篇好文章,趁沒人的時候撕下來。“這種毛病在現在還有,在飛機上也撕人家的東西。” 他也記得自己曾經在大學抄人家的書,抄過十個筆記本。而現在文學書籍太多了,甚至讀不過來。 賈平凹注意到每年4月,中國各地都在辦有關讀書的活動,有關機構和部門都在呼吁閱讀。“年年都在呼吁,這就說明社會不閱讀或者閱讀的很少。記者叫我為閱讀談幾句話,我想說,一旦閱讀成了生命的需要,成了靈魂的需要時才是自覺的,就會習慣,習慣就會自然,就不用全社會呼吁這個東西。” “現在人們熱衷的話題之一是減肥,尤其年輕人都在說減肥。好多人都只吃蔬菜、水果、維生素營養品,但是我覺得人類生存最主要的食物是大米和面粉。”賈平凹說,現在的閱讀可以是很無聊的閱讀,可以閱讀那些類似蔬菜、水果、營養品的書籍,但文學書籍應該是主食,必須讀。 “我自己在閱讀上是雜食動物,什么都吃。我的觀點是一切食物吃下去都在掌握之中,而一切閱讀都是為我所用。”賈平凹說,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的就是“不吃不知道”,閱讀以后就“吃了忘不掉了”。(完) |
相關閱讀:
- [ 04-14]賈平凹暢談文學創作到底需要注意什么
- [ 11-07]賈平凹:我選擇了寫作,就退化了別的生存功能
- [ 10-25]賈平凹新作被贊重拾歷史文化傳統
- [ 05-29]莫言《蒼蠅·門牙》手稿如期預展 賈平凹手稿撤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