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4月17日電 (狄公宣)近日,多名乘客向地鐵警方報警稱,在南京地鐵一號線的南京站4號口附近,常遇到兩三名中青年女子以回家路費不足為由,向過往的乘客討要零錢,希望地鐵警方查實這些人是真缺錢還是以乞討謀生。17日,警方調查公布,這些均為“職業乞丐”,且每人每日能討得“善款”數千元。 乘客還反映,這些人每次都能討到5-10元不等,更有甚者直接向乘客討要上百元。 通過蹲點守候,民警在事發地點將當事女子方某、陳某帶回警務室進行調查。經查,兩女子方某(35歲、安徽蒙城人、無業)、陳某(42歲、甘肅岷縣人、無業)長期盤踞在南京地鐵一號線南京站四號口附近,與地鐵、火車站工作人員“打游擊”,利用廣大乘客的善心討要“路費”并以此為生,每日每人能得“善款”近千元。明為要“路費”,實質上就是變相乞討的行為。由于地鐵區域屬于禁止乞討區域,民警對二人教育后,移交地鐵設施保護辦公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地鐵警方提醒,“職業乞丐”很容易識別,一般具有四大特征:1、衣服不新但穿著整齊且背個包包,頭發亂但不油膩;2、真正的乞丐身上會有異味,“小清新”乞丐多半是職業乞丐;3、工作場所多在商場、地鐵站、火車站、繁華路段等“黃金地段”;4、隨身帶著音響。切勿因自己的善心,成就他人“致富路”。遇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員,可報警送往政府救助站進行救助。(完) |
相關閱讀:
- [ 01-07]網曝職業乞丐年收入30萬 珠海警方清查流浪乞討人員
- [ 12-31]印度有群“斯文乞丐” 部分人有研究生學歷
- [ 12-30]印度數萬名“斯文乞丐” 部分有研究生學歷
- [ 12-15]揭秘職業乞丐:有人年薪30萬 開寶馬去“上班”
- [ 08-23]無臂單身漢含勺喂養9旬母親 拒絕當乞丐建議
- [ 08-19]探訪“全國第一乞丐村” 村民:我們替人背了黑鍋
- [ 08-13]媒體追蹤“暑假乞丐”:藥材行情差躲債外出乞討
- [ 08-12]“暑假乞丐”現身北京地鐵 兒童帶著作業來乞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