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進入“震動”模式? 各方說法不一】 據統計,用地震儀測出的地震,每年全球達約50萬次,其中有感地震10萬次;而這其中絕大多數因震級太小或離人口聚居地遠,人類感覺不到。造成破壞的地震可能有上千次,而7級以上、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有十幾次。 對于“全球強震活動的百年周期”,即本世紀以來全球八級以上地震的次數較此前40年明顯增多的這一說法,只是一個概貌性描述,所依據的主要是1900年以來有地震儀器記錄的強震,并未經過嚴格的科學檢驗,還需探討。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張曉東曾指出,環太平洋地震帶板塊的曲張空間大、運動速率高,太平洋周邊地區地震多發并不奇怪。 中外專家均認為,尚無法斷定全球地震震級和頻率等超出正常范疇。不過,專家稱,需對部分“危險”區域保持警惕。日本名古屋大學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岡耕春曾警告,從靜岡縣駿河灣延伸到四國、九州近海的日本南海海溝,將發生“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絕對需要應對之策。而有學者稱,這次熊本地震可能是日本南海海溝大地震的前兆。 據分析,若發生巨大海溝型地震,也可能危及中國臺灣地區、日本沖繩、西日本和東日本的一部分。2013年10月,日本大阪府曾宣布,如果南海海溝發生巨大地震后導致海嘯,大阪府轄區內最多將有13萬人死亡。 有觀點指出,為何如今人們更容易認為地震活躍期到來,一個原因可能是隨著媒體傳播的發達和進展,每一次地震都及時獲得報道,而過去的地震不一定能第一時間傳遍全球;另一個原因是全球人員增多,人們流動、交流頻繁,對地震關心程度和可能遭遇的程度增加。 |
相關閱讀:
- [ 04-14]共享共治 內外統籌 習近平頂層設計保障網絡安全
- [ 04-11]英媒:太陽風暴若影響地球 或致近20萬億元經濟損失
- [ 04-11]英媒:彗星或在40多億年前給地球帶來生命種子
- [ 03-31]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京成立
- [ 03-30]中國成功發射第二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
- [ 03-28]熄燈秀、音樂會 福大學子用行動為節能環保“發聲”
- [ 03-24]天文專家:未來3年我國公眾可賞到2次月全食和2次月偏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