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家新 28歲女孩身患癌癥,花了20多萬元治療并控制了病情。想到后期治療還需要錢,她一人來漢打工,并利用工作之余做微商掙錢。一次退貨時,對方“黑了”她2600多元錢。為了挽回損失,女孩在百度上查找到所謂網絡警察的聯系方式,結果一下子被騙了45678元。眼看又到了治療時間,昨天受騙女孩在武漢晚報記者面前顯得非常無助。 做微商被合作人“黑”錢 小陶來自荊門,2013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隨后做了切除手術。 小陶告訴武漢晚報記者,查出患癌癥之前,她有男朋友,自己在當地經營一個服裝店,生活過得很溫馨。手術后,男朋友離開了她,服裝店也不得不關閉。 手術和后期的鞏固治療,已花了20多萬元,這些錢一部分是小陶以前積攢下來的,但更多的是找親戚朋友借的。 小陶是個要強的女孩,為了后期治療和還錢,她一個人來到武漢,在漢正街打工。“我沒有告訴父母實情,謊稱在一家健身房做教練,很輕松。不這樣說,父母是不會讓我打工的。” 打工之余,小陶想利用以前做生意時積攢下來的人脈,再做點生意。去年12月,她開始做微商,經營包、鞋和一些有特色的衣服,上家是一個合作過多次的廣州人。 今年1月,小陶通過這名廣州人買了3個包賣給朋友。結果兩個包因為款式不合意,朋友不要了。小陶將兩個包退給上家,但上家遲遲不將2600多元的貨款返給她,還將她的所有聯系方式都拉黑。 “雖然在一般人看來,2600多元錢不算什么,但我可是要拼命攢錢治病的,現在每一次鞏固治療都要花1萬多。”小陶黯然神傷。 找網警追贓款又被騙 咨詢朋友后,小陶在百度上搜索“網絡警察”,并找到一個QQ號碼:2090925150。在該QQ號碼的宣傳內容中,這家防詐騙網上說,當事人可以先和該QQ號聯系,如果需要報案、控告、舉報的,可以直接到網絡派出所或者撥打網絡派出所接警電話。 小陶說,對方的宣傳太具備欺騙性了。“在網絡被騙了請及時找網絡警察,凍結他們騙的贓款,網絡警察客服服務是免費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樣的宣傳語,讓小陶開始相信這是一個正規的網絡報警QQ號碼。 小陶首先和對方在QQ上取得聯系,并將自己的遭遇告知對方。對方表示,這樣的案例他們處理過多次,都成功為受害者挽回了損失。 QQ交流結束時,對方讓小陶撥打一個座機號碼——0571-85207587,說是按照電話中的指示,可以讓小陶拿到自己的錢。 接電話的是一名操廣東口音的男子。男子讓小陶先在電腦上按照指示操作了5遍,輸入網絡警察提供的賬號、姓名、金額以及驗證碼00456,都顯示無法轉賬。小陶這下徹底相信對方不會騙她的錢。 電話中,男子讓小陶找一家農業銀行,在柜員機上完成最后的操作。小陶說自己附近沒有農行,只有工行,該男子表示,工行也可以。小陶帶著自己的銀行卡來到工行自助銀行內,按照男子的指示,輸入要轉賬的銀行卡號,并輸入代碼45678。“對方說是要解凍我上家的銀行賬號,好將他的錢轉入我賬戶”,因為之前在家中電腦上試驗過,沒有出差錯,小陶這時并沒有警覺。 剛剛點擊“完成”鍵,小陶的手機上收到短信,卡中的45678元錢轉給了另外的卡上。卡主的姓名叫李冠淞,卡號6212264000046140980。 騙子還在用微信聯系被害人 小陶被騙后,沒有第一時間給開戶行打電話報案,而是打給操廣東口音的男子,結果電話已經打不通。 意識到被騙的小陶,在朋友的幫助下馬上報警,但直到現在,案件也沒有進展。 小陶告訴記者,就在昨天,她還接到了一個電話,詢問她被騙的錢要回來沒有,試圖誘使她再次在柜員機上操作,讓她“挽回損失”。 “不光如此,對方似乎忘記了騙過我的錢,還在用微信和我聯系,說什么有維權需求可以找他們。” 湖北松之盛律師事務所朱華律師說,小陶被騙走的錢很難追回,但是百度最少也有審查不明甚至沒審查的責任。小陶報警后,百度依然不屏蔽該號碼的信息,那就是放縱騙子信息逍遙網絡,并繼續害人。 警方:千萬別輕信網絡信息 記者在百度上輸入2090925150,依然可以找到41條相關信息。市公安局一名姓陳的警察說,小陶的錢追回的難度很大。這類騙子手法嫻熟,一旦得手會馬上掐斷線索,給追查帶來很大麻煩。“不過,不管如何,這類騙局的最終手段都是讓受害者在柜員機上按照指示操作,一旦受害者操作完成,那錢就被騙走了。希望廣大市民提高警惕。” 陳姓警察說,要找網絡警察,可以在當地公安部門官方網站上操作,一般首頁上都會有網上報警、咨詢的內容,千萬別輕信一些網絡信息。 |
相關閱讀:
- [ 04-18]兩女孩回酒店被跟蹤 遭醉酒男子拳打腳踢
- [ 04-15]“緋聞女孩”布萊克·萊弗利喜懷二胎:緊張又興奮
- [ 04-15]“3姐妹遭親人砍殺 2死1傷”追蹤:受傷女孩轉入普通病房
- [ 04-14]“輪椅女孩”李玉潔:一只手“敲”出新世界
- [ 04-14]11歲女孩遭家暴身亡 鄰居稱其父曾是軍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