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 (記者 唐寧 編輯 吳潔)工作三五年未上保險,兩年加班超過400小時從未得到加班費,李先生等三人被迫離職申請仲裁獲支持。公司不服訴至法院,以已經支付工資為由拒絕賠償。今天上午,朝陽法院判令公司賠付三人3萬元至4萬元不等的賠償金。 宣判后,朝陽法院通報自勞動爭議專業審判庭成立5年以來的案件審理狀況,法院五年共為勞動者追回各項損失約4億元。近三年來,法院收案均超過5000件,且呈逐年上升態勢。調研發現,外來務工人員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以每年千件速度增長,爭議主要集中在建筑裝飾、快遞餐飲、保安保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 典型案例 離職員工告公司 未上保險克扣加班費 李先生、王先生和姜先生是外來務工人員,曾在北京博航一統裝飾材料公司工程部工作。三人起訴稱,他們在公司工作3年到5年不等,公司始終沒給他們上過社保,法定假日經常加班,他們從未帶薪休過年假。自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8月10日期間,每人累計加班均超過400多個小時,公司從未支付過加班費。 2015年8月10日,三人離職后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補繳社會保險、支付工資等。勞動仲裁委裁決公司分別向三人支付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工資、未休帶薪年休假工資以及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經濟補償金、未繳納養老保險的待遇補償及未繳納失業保險的一次性生活補助等。 但由于李先生等人無法舉證自己加班,對于支付加班費和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請求,仲裁委未予支持,關于補繳社會保險的問題,因需要通過行政渠道解決,仲裁裁決未作處理。 北京博航一統裝飾材料公司不服裁決,提起訴訟。稱公司已按法律和公司規定付清三人全部工資,三人于2015年7月30日請假至8月10日,未辦理任何離職手續不辭而別,屬于曠工,不同意支付7月工資。 該公司同時認為,解除勞動關系的過錯在于勞動者個人,不同意支付補償金。對于年假問題,該公司稱,公司每年春節期間放假15天左右,這其中包含了職工的帶薪年休假,不認可三人未休年假的主張,不同意給付年假工資。請求法院判令不再支付三人工資等。 今天上午,朝陽法院對這三起案件進行宣判。法院認為,北京博航一統裝飾材料公司拒付工資的理由于法無據;該公司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應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關于春節放假的問題,因公司僅能提交單方打印的放假通知,李先生等三人不予認可,無法確認通知是否下發并實際執行,故應支付2013、2014兩年未休年假的工資。 針對王先生系外埠農業戶口,依據相關規定,法院同時判決北京博航一統裝飾材料公司支付王先生未繳納養老保險的賠償金、未繳納失業保險的一次性生活補助。 最終法院判決確認北京博航一統裝飾材料公司支付李先生工資及補償4.83萬元、王先生工資及補償等4.79萬元、姜先生工資及補償3.15萬元。 法院通報 近三年年收案超5000件 5年為勞動者追加損失約4億 宣判結束后,朝陽法院通報了自2011年該院成立勞動爭議專業審判庭五年以來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此外還通報了涉及勞動者隱婚、同工同酬、勞動合同變更、競業禁止、外國人就業、勞動爭議案件管轄等多個方面的十大案例。 五年來,該院勞動爭議案件數量持續上升,收結案數量占全市法院一審勞動爭議案件的近四分之一,近六成案件以判決方式結案。涉訴單位集中在私營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等單位,涉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涉訴案件也有一定數量。 由于朝陽區區域功能的外向型定位,涉外資企業案件數量也占據一定比例。 五年來,在以判決方式結案的案件中,勞動者全部勝訴和部分勝訴的案件比例達到近八成。法院五年共為勞動者追回各項損失約4億元。 法院調研發現,外來務工人員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巨大,2014年朝陽法院受理該類案件3500余件、2015年更是達到了4035件,占到當年全部勞動爭議案件的近七成。 外來務工人員勞動爭議主要集中在建筑裝飾、快遞餐飲、保安保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勞動爭議糾紛中,勞動者訴求主要集中在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等問題上,5年來勞動者全部或部分勝訴的比例一直保持在八成左右。 全軍庭長表示,近5年,該院勞動爭議案件的收案數量始終在高位運行,近三年年收案均超過5000件,且呈逐年上升態勢。綜合上述這些情況不難看出,勞動者權益保障仍有待加強。(記者 唐寧 編輯 吳潔) |
相關閱讀:
- [ 04-06]廣電系統遭遇離職潮 金牌大叔們爭相服務小鮮肉
- [ 04-05]深圳禁摩限電引爭議 回應:離職潮集中中小快遞企業
- [ 04-05]離職潮到了3.0時代?媒體人眼中的“去與留”
- [ 04-02]里約奧運臨近 巴西體育部長離職
- [ 03-15]網曝央視主持人劉語熙離職 加入某視頻網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