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常態
2016-04-20 15:13:00??來源:宣講家網 責任編輯:李霖 孫靖 |
分享到:
|
二、充分認識監督執紀“四種形成”重要意義 “四種形態”是黨內監督特別是紀律審查的創新理論成果,科學回答了“用什么執紀、為什么監督”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對于挺紀在前、執紀必嚴,以紀律建設推進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豐富實踐價值。 “四種形態”傳承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懲戒在于警示,治病為了救人,目的都是幫助犯錯誤的黨員改正缺點,避免諱疾忌醫、有病不治,達到不可救藥的地步。毛澤東同志在1942年延安整風期間,提出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成為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永葆肌體健康的重要法寶。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強調“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使“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的邊界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把握運用好“四種形態”,在發生小問題的時候就及時處理和約束,才能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四種形態”彰顯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態度。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全,要害在嚴,重點在治?!叭保皇轻槍€別人,而是包含全體黨員和各級黨組織;“嚴”,不僅只抓涉嫌違法,而是更加注重日常的管理監督和違紀干部的處理挽救;“治”,不僅有打“虎”拍“蠅”的懲治,而且有日常的管治以及對違紀干部的救治。只有三者統籌兼顧,有機統一,才能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僅體現出了“全”,要求教育大多數、管住大多數、保護大多數,也體現出了“嚴” ,處理違法、追究違紀,罰責相當、公平嚴格,還體現出了“治”, “正歪樹”、“治病樹”、“拔爛樹”?!八姆N形態”的提出,對黨員干部來說,要求不是放松了,而是更嚴了,標準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來講,任務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多了,力度不是減弱了、而是增強了,節奏不是放慢了,而是加快了。 “四種形態”體現了懲防并舉、標本兼治的戰略思想。反腐敗和打仗一樣,既要伐兵攻城,也要伐謀為上。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正風肅紀、鐵腕反腐,黨風政風明顯好轉,腐敗蔓延勢頭得到遏制,在不敢腐上取得階段性成效。面臨當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形勢,只有把紀律建設作為治本之策,才能實現從“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的深化拓展?!八姆N形態”,回答了在實踐中如何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問題,體現了懲治與預防、治標與治本的辯證統一關系。發現有不正之風和違紀苗頭就馬上去管,觸犯了紀律、破壞了規矩就及時處理,有“蟲子”就啄出來,治病樹、拔爛樹。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才能祛邪揚善、匡扶正氣,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 三、切實推進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落地生根 “四種形態”既涵蓋全體監督對象,囊括不同程度問題,又綜合多種執紀方式,對“一般健康”“亞健康”“得小病”“患重病”的不同對象提供了分類診療方案,提出了科學的處理原則,體現了防微杜漸、寬嚴相濟和教育懲處并重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針。要把“四種形態”運用情況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把監督執紀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緊扣“育”字,強化思想自覺。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進一步增強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令行禁止。當前,要繼續抓好《廉潔自律準則》和《黨紀處分條例》學習貫徹,以“六項紀律”為尺子,形成學習宣傳黨紀黨規的濃厚氛圍,全面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既堅持理想信念宗旨這條“高線”,補好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基,“風險”面前不失本色、“考驗”前頭不失信念,又堅守紀律規矩這條“底線”,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使紀律和規矩成為黨員的內在信念、全黨的行為自覺。 |
相關閱讀:
- [ 04-20]三明市開展第二類疫苗預防接種專項監督檢查
- [ 04-20]民意上了網 習近平指示要歡迎互聯網監督
- [ 04-20]我縣組織傳達學習《關于加強換屆風氣監督的通知》精神
- [ 04-20]傳李登輝不滿蔡英文版"兩岸監督條例" 欲組新政黨
- [ 04-19]民意上了網 習近平指示要歡迎互聯網監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