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網絡強國 讓互聯網造福國家和人民
2016-04-20 17:46:38??來源:宣講家網獨家評論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一定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習近平提出:“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網絡文化是支撐網信事業發展之魂。互聯網提供的不僅有新聞、娛樂等基本服務,還應有各類增值服務;不僅是產品信息,還要是整體規劃;不僅要面向大眾,還要細分需求;不僅要著眼當前,也要籌劃未來。這都需要有一種良好的網絡文化作支撐。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種產業和軟實力,目前我國網絡文化的發展現狀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明顯。這就有待于網信企業大力加強這一方面的工作,著力培育起符合我國國情的、以中華文明為底蘊的網絡文化。 一定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此前,習近平曾指出:“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加強交流與合作,不僅是世界發展大勢,也是互聯網發展的大勢。“躲進小樓成一統”、閉門造車,建設不了“網絡強國”。相互借鑒、互相促進、互通有無,不僅對我們少走彎路、引進技術、加速發展互聯網產業有利,也對我們呼吁建設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有利。 總之,只要有效推進“五個一定”,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才能更好地同步推進“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才能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也才能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 此次會上,習近平強調指出:“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這里的“網絡為民”,既是習近平“互聯網思維”的重要理念,也是他治國理政風格的一大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網絡建設觀”。在其“互聯網思維”中,他一直強調要使互聯網的發展成果惠及全國人民并實現全人類共享。我們知道,目前互聯網已進入千家萬戶,已經與人民大眾息息相關,已經像布帛椒粟一樣須臾不可或離。正在每日每時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連農村都已出現許許多多的互聯網村莊,連養老都正在智能化。假如沒有了互聯網,哪怕是互聯網停網一刻鐘,7億多網民就會產生巨大影響。基于此,作為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其“互聯網思維”中,便理所當然地將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指向放在為民所思、為民著想、為民而謀上。網信事業有關單位、人員,都該高度重視,加速建設網絡強國,由此惠及全民。 |
相關閱讀:
- [ 04-20]“立等可取” 嘗鮮興業銀行信用卡網絡“閃電”發卡
- [ 04-20]專家熱評習近平講話:爭取網絡安全主動性的基石在于核心技術突破
- [ 04-20]網民點贊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 [ 04-20]踐行“網絡群眾路線”應緊扣民生脈搏
- [ 04-20]《美人魚》登陸網絡 鄧超林允爆笑CP來襲(圖)
- [ 04-20]用充沛正能量把“烏煙瘴氣”逐出網絡空間
- [ 04-20]莆田文明網發起“讀書吧 莫負春日好時節”網絡文明傳播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