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信“朋友圈”里,一則《你吃的每條魚都可能沾著另一個人的血和淚》的文章刷屏了。文章說的是在美國當地時間18號,剛剛獲得2016年普利策獎“公共服務獎”的一篇美聯社的新聞報道:四位女記者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跟蹤調查東南亞“血汗海鮮工廠”用工行為,共形成10篇調查報道。 在東南亞的漁港里有這么一群漁工,他們被關在船上晝夜勞作,被迫與家人分離。船主賺取暴利,漁工們卻拿不到一分錢,生了病還會被關在籠子里,如同現代奴隸。面對鐵證如山的事實,當地官員卻裝聾作啞:“還有這樣的事嗎,我們正在解決問題,現在正在解決。” 為了解救這些悲慘的漁工,一群美聯社的記者歷經一年多的明察暗訪,終于將這個驚天的秘密公之于世。而這篇解放兩千多名勞工,促使東南亞漁業全面改革的報道,當之無愧地獲得了今年普利策金獎公共服務獎。 在得知獲得普利策獎之后,這篇報道的其中一位記者羅賓·麥克道爾代表整個團隊發言:“這是一個盛大的慶祝,我們十分高興。全體工作人員都很高興,但是有一點小悲傷,因為漁船上還有很多的勞工即使是被救的漁工們也可能會重蹈覆轍,很多人都很貧窮。” 鳳凰衛視美國記者龐哲介紹,在美國,從事調查報道的記者日子并不“光鮮”,他們薪水不高,而且往往需要直面生命危險。調查新聞從業人員的平均年薪不到3萬,最高也是10萬以下,屬于低薪階層,這些新聞從業人員在很多極危險的環境下,也只能是只身進入險境沒有任何保護。但是最終正義得到伸張,罪惡受到懲罰,就是對新聞從業人員最大的獎勵。 《全球華語廣播網》美國觀察員彭偉祥指出,媒體的這種監督和對社會進程的推動和改變應該說是不變的,只不過現在我們的心態太浮躁了。現在應該站起來,回頭看一看,我們能為社會做什么。(央廣網) |
相關閱讀:
- [ 04-21]東南亞何以存在“海鮮奴工”
- [ 04-19]鮮活海鮮首次登上廈門郵輪餐桌 有望成為餐桌常客
- [ 04-16]海鮮貓膩多購買要留意 業內人士教你如何防被坑
- [ 04-11]順昌神農菇業員工包裝海鮮菇運往市場
- [ 04-03]清明期間花市紅火 海鮮店糧油店都賣起了祭祀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