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習近平在網信工作會議講話中提出的十大要點
2016-04-21 20:57:09?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習近平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要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對此,趙可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信號,它表明在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體系中,網信工作是黨和國家治國理政全局工作中的中心工作,網信系統成為中國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先鋒隊和主力軍。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確立了“網信立國”基本方針,此次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的召開,是中國確立網信立國方針的一次重要國家動員,它必將對推動中國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網絡強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趙可金表示,打造網絡強國,企業是主力軍,政府是指揮部,要推動和深化政企協作。政府和企業只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主動相互協作,才能為網絡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看看 習近平指出,要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這是新時代、互聯網時代的群眾路線,從網民(群眾)中來到網民(群眾)中去。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干部常上網是對“開門立法”的詮釋。目前,有些部門官員沒理解“開門立法”的真正含義,舉行聽證會或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只想讓群眾點贊,而回避或忽略群眾反應的問題。 朱景文也認為,在互聯網時代領導者不能滿足于過去習慣的領導方法,必須充分重視網絡的作用,善于通過網絡了解社情民意,善于把領導的意見通過網絡讓人民群眾知曉,聽取人民群眾的反饋,否則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趙正群說,要求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看看,“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實際上提出了執政黨在網絡信息時代的群眾路線。這是對執政黨治國理政思想和實踐的新發展,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創新。 對網民要多些包容和耐心 習近平強調,領導干部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對此,朱巍表示,這這是把公眾人物引入司法程序的表現。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后,把政治性公眾人物確立起來。作為政治性公眾人物,有義務容忍社會的批評,要從批評聲中吸取經驗教訓。當然,批評的聲音必須保證事實清楚。 而朱景文認為,網民意見和人民群眾意見一樣,不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不可能都符合領導者的觀點,因此領導者一定要有包容的心態。不要輕易扣帽子、打棍子。要看看他說的是否有道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對的、甚至謠言也要及時加以解釋和澄清。當然,任何人都有發表意見的自由,這是憲法所保護的基本權利,但在發表意見時,也應受到法律的約束,不得危害國家和社會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 對網上的善意批評要吸取 習近平指出,領導干部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干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對此,朱巍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是讓官員多吸收網民輿情,對善意批評要認真研究并轉化到自己工作中來。 趙可金也認為,網絡平臺不僅是社會民愿的治理平臺,更是引導民意的重要陣地。習近平在講話中要求著眼于將網絡平臺打造成新型政治關系的重要舞臺,依托網絡平臺營造引導民意的網絡政治對話體系。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習近平強調,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對此,朱巍認為,這是依法執法、以德治網的體現。德就是弘揚正氣、高昂正氣,德要與精神聯系起來。習近平講話給廣大網民一個信號:互聯網不是垃圾場、不是負面情緒的宣泄場。互聯網應該有主旋律,應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社會道德底線和公序良俗相符合,線上和線下應保持一致。當然,習近平總書記的意思不是禁止批評的聲音,而是要區分個體案例,處理好個體和整體的關系。 趙可金也認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切實加強網絡治理,但需要確立疏導和管制并舉的方針進行治理。 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 習近平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加快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對此,趙可金表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沒有網絡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網絡空間不是奉行“叢林法則”的野蠻社會,而是完全便利的創業天堂。 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習近平強調,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推進網絡強國建設,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趙可金認為,互聯網既是一個創業的平臺,也是一個民意匯集的場所。在互聯網社會,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各種在現實空間中的社會工作體系也必須在互聯網領域建立起相應的社會治理體系。中國需牢固樹立“網信立國”方針,在政府上網工程、電子政務等前期工作基礎上,著力打造有效民愿的網絡社會治理體系,這不僅關系到中國的政府能力,也攸關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根基和政治生命力。 要盡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 習近平指出,要盡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抓住基礎技術、通用技術、非對稱技術、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要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辦大事,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探索搞揭榜掛帥,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新技術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們都不拒絕。 趙可金認為,互聯網本質上是一場信息技術革命,如果不在核心技術上獲得突破,網絡強國就無從談起。尤其是在復雜斗爭的國際局勢中,高精尖的技術是網絡強國的可靠保證。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通過制度創新、體制創新和理論創新,為突破核心基礎提供強大助力。 聚天下英才為我所用 習近平強調,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識才,愛才惜才。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要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 趙可金表示,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絡強國,必須有一大批卓越的網絡人才大軍,這是中國網絡強國持續發展的可靠保證。 |
相關閱讀:
- [ 04-21]習近平就信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 04-21]互聯網界熱議習近平講話 為建設網絡強國指明方向
- [ 04-21]習近平總書記十句“妙語”談網信工作
- [ 04-21]參會者談感受:習近平講話勾勒網信工作大戰略
- [ 04-21]開局十三五 習近平為依法治網再加碼
- [ 04-21]談網絡,聽總書記娓娓道來
- [ 04-21]習近平總書記14次闡釋互聯網建設 發展成果要惠及13億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