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回應PPP項目“雷聲大雨點小”:完善投資回報機制
2016-04-22 22:23: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董冠洋)針對目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司副司長韓志峰22日在北京回應,“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們不太重視如何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 當前,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催生了對投資的龐大需求,而PPP模式被認為是能夠更高效提供公共服務的關鍵路徑。針對目前關于PPP項目數量多、落地少的現象,韓志峰在當天舉行的清華大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研究中心成立論壇上回應,中國的PPP模式需要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 “PPP是要吸引社會投資方參與,社會資本是要賺錢的”,韓志峰分析,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可以吸引社會資本;如果項目經營者能夠通過市場經營獲得更多回報,可減輕政府補貼的財政壓力,亦有利于維護公眾利益。 就如何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兼投資司司長許昆林在致辭中強調,“要充分發揮價格機制在PPP項目中的關鍵作用,合理確定價格收費標準、運營年限,保障社會投資者合理的收益”。 韓志峰認為,PPP項目的開發還應充分發揮項目本身的商業價值。他以體育場館為例稱,北京工人體育場周邊餐飲娛樂設施齊全,而鳥巢體育場周邊商業開發遠不及此。“如果這兩個都是PPP項目,工體更重視項目的附加價值開發,從而減少政府和使用者直接承擔的成本”。 “現在很多社會資本還是希望‘短平快’項目,喜歡快錢、熱錢,但PPP恰是投資時間長、回報比較低,當然風險也低”,韓志峰特別提醒,投資PPP項目應建立合理預期。(完) |
相關閱讀:
- [ 04-22]發改委取消涉及價格行政許可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 [ 04-22]發改委:戶籍落戶不應該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視
- [ 04-22]孟芊出任海滄區代區長 此前為廈門市發改委主任
- [ 04-20]國家發改委:今年加快出臺設市標準 推動鎮改市
- [ 04-20]發改委:落戶不應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