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江蘇省靖江市新港園區江蘇德橋倉儲有限公司一交換泵房發生火災(本報4月23日視點版曾作報道)。同在4月22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稱,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下發通知,決定從2016年4月至10月,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 圍繞此次靖江化工倉儲火災及此前多起危化品安全事故暴露出的問題,《法制日報》記者采訪相關學者,探尋如何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能力,有效遏制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發生。 □ 本報記者 廉穎婷 4月23日凌晨1時54分,在千余名消防官兵協同奮戰16小時之后,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危險化學品倉儲大火終被撲滅,沒有形成更大范圍的連鎖爆炸。 當日,國家安監總局通報,事故原因是由于危化品生產經營單位違規動火作業導致的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危險化學品是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物資和原材料、輔料、產成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危險化學品的需求量和使用量急劇增加。近十多年來,我國化工產業發展迅速,2014年我國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5981家。 同時,由于危險化學品生產、運輸、儲存等各環節都蘊藏著巨大安全風險,導致近年來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亦暴露出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體制、安全監管責任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危化品安全事故呈季節性 大火燃燒超過14個小時,火勢依然兇猛,不時還有刺鼻的焦味飄來。火災現場,江蘇、上海兩個消防總隊的千余名消防官兵正在全力撲救。 在撲滅火災過程中,1名消防戰士犧牲。犧牲的消防戰士名為朱軍軍,是泰州市公安局消防支隊靖江中隊消防戰士。在事故現場,為了保證滅火供水不間斷、掩護戰友撤退,朱軍軍延誤了撤離時間,經送醫院搶救無效犧牲,年僅26歲。 4月23日1時50分許,明火被撲滅。 這就是發生在靖江市新港園區的危險化學品倉儲火災。 這場大火引發輿論關注,也進入上海交通大學中美物流研究院教授趙來軍的研究視野,他長期跟蹤危險化學品安全問題。 “化工品的生產、儲存、運輸、使用、銷售、處置六大環節都很容易出事。”趙來軍對《法制日報》記者說,重化工作為很多沿海城市的主導行業之一,近年迅猛發展,很多城市出現化工圍城現象,事故不斷。比如,黃島的爆炸是管道問題,大連石化是倉儲問題,廣西的事故出現在生產環節,還有南京塑料廠挖爆了化工管道。 趙來軍對2006年至2014年間,我國發生的3234起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環節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危險化學品事故主要集中在儲存、生產、使用和運輸環節。 事故的發生呈現出一定的季節性,1月至9月為事故高發月份,而10月至12月則相對較少。 從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節點來看,3234起危險化學品事故按照24小時時點統計,事故數從凌晨1時開始逐漸增加,至上午10時達到最高水平,隨之事故數逐漸下降,但在14時、15時事故數有一定程度反彈,整體上在7時至17時呈現較高水平。其中,9時至11時和14時至15時是兩個事故高發時段,19時之后到第二天6時之前是一天中事故低發時間段。 “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型主要以泄漏和爆炸為主。”趙來軍說。 分析事故原因,趙來軍告訴記者,在危險化學品事故直接原因中,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是導致事故的最大原因,違章作業和維護不周對產生事故的影響也極大。 在危險化學品事故間接原因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是主要原因。 這些基于大數據統計的結果亦顯示,危險化學品事故暴露出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體制、相關部門安全監管責任、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安全評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產業規劃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
相關閱讀:
- [ 04-24]靖江危化品倉儲大火 一名消防戰士犧牲
- [ 04-22]江蘇靖江大火燃燒超十小時 千名村民被疏散(圖)
- [ 04-22]江蘇靖江爆炸倉儲點兩儲油罐已被燒塌 大火仍在燃燒
- [ 04-22]江蘇靖江化工倉儲點爆炸 兩油罐被燒塌大火仍在燒
- [ 03-31]江蘇靖江市頒發首張臺資企業“一照多址”營業執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