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4月23日,全國共有25個省(市、自治區)舉行公務員筆試,總報名人數達到409.5萬,堪稱最大規模公務員考試。然而,從周六晚上開始,“公務員聯考泄題”的話題就在網絡上炸開了鍋,不少網友表示,申論題目中的“雙創”考題在考前就有流傳,江西、重慶、湖南、貴州等地網友紛紛在網上討伐。對此,央廣夜新聞記者展開調查。 多省公務員考試疑遭泄題 官方:正介入核實 報名數據顯示,24日的江西省公務員考試,最終有13.6萬人成功報名。當天下午考試一結束,就有人反映,考試試題與此前在一些培訓機構做過的模擬試卷雷同。根據網絡上流傳的信息,被質疑最多的就是當天的申論題目,有些考生在網上發帖表示,關于“創業”的申論題,之前在培訓機構的模擬卷中做過。甚至一些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題,也都遇見過。 而就在考試當天晚些時候,華圖教育集團福州分校在其微信公眾號中,發表文章,其中引用了多張截圖,都有類似“華圖猜到考題”的說法。這樣的表述,無疑加深了公眾對公務員考試公正性的質疑。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就在網上瘋傳江西省公務員考試存在泄題嫌疑的同時,也有四川、山西、廣西等多個省區的考生反映類似的情況。四川考生小趙當天參加了本省的公務員考試,當晚,看到網上流傳的所謂“華圖密卷”,小趙根據回憶,對比了一下,發現“密卷”與真正的考題高度契合。“四川的就連最后一道大題,跟華圖的都是一樣的。申論的重合率,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它題目中提到的咖啡館的名字,都是一模一樣的。”山西考生小張也是在網絡上看到了廣為流傳的所謂“華圖密卷”,他說,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卷中,考題與“密卷”之間的相似度,高達八成以上。 對于網上所反映的情況,華圖教育江西分校的一位工作人員,否認華圖泄露了試題。“公務員考試試題它是屬于國家一級機密,我們華圖沒有內部人在(命題組)里面,沒有辦法做到泄題。只是說我們華圖的師資團隊比較優秀,他們可能在平時授課當中講到了一些題目。”華圖教育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員也認為,一家商業培訓機構如果以提前拿到屬于國家機密的考題來炒作,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他表示,華圖教育集團已經注意到這一事件,并將及時、全力配合有關部門調查。 培訓機構內部人士說法不一 不排除商業炒作 類似的泄題事件已不止一次發生。不論是真泄題,還是培訓機構的炒作,在各種暗示性培訓宣傳泛濫的背景下,每年的各種考試會不會出問題現在已成為大家關注甚至擔心的一個話題。對此,一些行業內部人士的回應也有所不同。 在河南,2016年河南公務員考試還沒有開始報名,許昌一家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的培訓課程就已經開始。記者走訪河南許昌公務員培訓市場發現,“包過”、“你懂得”這些廣告語大多不過是一些培訓機構的吹牛宣傳,公考提前泄題的概率很小。 一位工作人員受采訪時表示,雖然每年考試前都有一些培訓機構打出“包過”、“不過退錢”的廣告,甚至一些培訓機構還會說,他們會請出題老師來講課,但這些就是為了吸引學生眼球:“越是時間長的話,通過率也是最高的,那包過都不太現實,不可能么,他怎么才能包過呢。出題的老師是不可能出來講課的,咱這個想都不用想,這是不可能的,他敢出來講課的話,他是犯法的,咱們知道說,出完題以后都是不讓出來的。”對于網友和考生反映的今年江西公務員“省考”筆試出現泄題的情況,他認為,一些培訓機構為了提高培訓成功率,在培訓最后階段,可能會請有經驗的老師來進行押題,也就是行內說的“賭題”,但這僅僅適用于申論這個考試科目。“申論的話,他有話題,今年最熱門的有幾個話題,你把這些都看過,都掌握住了,出哪一個你都不擔心,申論的話,其實每年的大事件就那么幾個。” 曾經在許昌開設公務員培訓班的張先生也告訴記者,“包過”、“不過退錢”這樣的廣告其實就是為了吸引生源。往往這種“不過退錢”的培訓方法的報考費用也很高,培訓機構掙得就是概率錢,并且如果要是考生沒考過的話,培訓機構也不會把全部費用退給你,退的只是一部分。針對此次泄題事件,張先生說,公務員考試是國家選拔優秀人才,充實政府人員隊伍的一個重要途徑,不論是考試的程序,還是保密工作都非常得嚴格,泄題的情況很難發生,考試中有人違規拍照倒是有可能。“一些小的培訓機構,可能會在考試的時候做手腳,比如他找幾個人,也給這個幾個人報名參加考試,每個人分的題目也不一樣,然后他們進考場起做題,然后把答案帶出來,再通過微型的耳機和電子設備,向一些考生傳答案”。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泄題可能性大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某是一家小型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對這起疑似泄題事件,雖然考前他并未收到風聲,但卻絲毫不感到意外:“以前這種前科也是有的,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身為業內資深人士,李某認為培訓機構押中公考題目的可能性約等于零。因為押題意味著題量極少,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與真題無比接近,其中必有貓膩兒:“從根源來說,出題人這塊兒肯定是有問題的。理論來說,出題人在出題期間手機什么是要收上去的,但是他很可能在出題前就把他的想法和一些比較大的機構透過風了,所以說,當他真正出題以后,出的就是他原來曾經說過的那些東西。” 李某透露,目前,幾乎所有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都會打著“包過”的旗號招生,“包過”意味著如果不過可能全額退款,而一旦考過,則帶來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收益:“大的培訓機構保過班收費是非常高的。第一種是全額退的,至少是一萬八的,多的五萬十萬都有,也就是不管筆試第幾,如果不過是全額退款的,第二種是收一萬五左右,這種守擂不過全退,攻擂不過收幾千塊錢,有可能四五千塊錢。從市場看,學生本著我考上花多少錢都無所謂的心理,更傾向于選擇第一種,如果真的筆試進來,經濟利益非常巨大的,一次收益有可能是幾億的。從經濟利益角度對促使這個機構鋌而走險。第二個原因在于國家處理方式的不決然,以前也出現過考研漏題這樣的事情,基本上是誰出事就處理誰,好像很少有重考這種事情,對于廣大考生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在李某看來,個別培訓機構爆出疑似泄題事件,可能將本就存在巨大資源壟斷的公考培訓市場,推向更加畸形發展的極端:“這起事件對于這些大機構來說是一個強心劑,讓廣大考生更加相信他們是有權威的,不管是押題也好,有內部資料也好,下次考試必然要報他們的,不管這次過沒過,即使這次要重考,他們還會相信它有這個實力。考生不會考慮太多,就是想我能不能考上,在哪兒花錢不是花,有可能培訓過程中有真題,哪怕極少一部分也是值得的。這樣會進一步造成資源壟斷,嚴重影響了市場的公平性。” 對此,滁州學院思政部講師、復旦大學哲學博士陳曉曦介紹,一些培訓機構為了高通過率,會多方尋求考試泄題的方法,甚至組織作弊。在不同環節發生考試泄題也是有可能的。“包括批閱緩解,命題緩解,試卷的運輸和保存,以及從考試考場內部導致的也可能舞弊,我們今天說互聯網會促進很多行業的發展,但是互聯網 也會給很多一些東西帶來嚴重的挑戰,比如說現在通訊技術這么發達,也會導致考試的舞弊。” |
相關閱讀:
- [04-25] “公務員聯考泄題”不是一省之事
- [04-25] 江西安徽公務員考試疑遭泄題 網友稱八成考題一模一樣
- [04-26] 女公務員辭職“賣瓜子” 4個月銷售收入5千萬
- [04-25] 自拍照當“證件照” 公務員考試“馬大哈”不少
- [04-25] 公務員省考泄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