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蔣肖斌)“侵權者復制粘貼1秒鐘就能偷走內容,我們卻不能憑一次搜索證明自己是原創者而打贏官司。”在由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主辦的2016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網絡轉載版權保護”分論壇上,新京報總編輯王躍春說。 今天是第16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互聯網轉載維權難一直是公認的問題,如何在網絡時代保護內容原創者的權益成為論壇熱點。王躍春指出,在現有環境下,侵權成本太低而維權成本太高,過高的維權成本甚至使得一些單位放棄了維權的努力。澎湃新聞網常務副主編李嶸也坦承,澎湃自誕生之后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版權。 被侵權的不僅是傳統媒體,新媒體也未能幸免。今天上午,“文藝連萌”“娘娘說”“深夜八卦”等數十家自媒體聯合署名維權,稱“一點資訊”平臺及其同名App一直利用技術手段抄襲復制自媒體擁有版權的原創內容。 公開信稱,聯名的自媒體人均沒有申請或授權“一點資訊”使用原創內容,卻在“一點資訊”上發現了許多與自己相同名稱、相同內容的“i媒體”。大多數文章在其他平臺發布后,第一時間會被照搬到“一點資訊”上。自媒體人與其溝通沒有任何回應。對此,“一點資訊”方面尚未作任何回應。 參與聯名的自媒體人之一“寒木釣萌”向嘉賓提問:自己花3天時間寫的一篇文章,發布到了給自己支付稿酬的平臺,3秒鐘就被抄襲,不知道除了發聲明外該如何維權。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法官劉義軍表示,司法的資源有限,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成本很高,真正解決這類平臺侵權的問題,既需要立法、司法的努力,也需要行業的自凈以及技術的進步,構建一個更快捷的維權體系。 新浪集團資深法務總監谷海燕則表示,微博一直非常重視對用戶版權的維護,平臺內已經建成了完善的保護機制,而大平臺之間也有處理版權問題的綠色通道。相比之下,中小平臺的侵權可能更難處理,這需要用戶、版權使用者和保護者都參與進來。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表示,近年來,我國在互聯網版權保護方面積極探索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多部門聯合開展了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有效遏制了網絡侵權盜版、違法違規信息的傳播。 2016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召開 侵權成本低 維權成本高 網絡轉載維權依然艱難 |
相關閱讀:
- [ 12-10]規范網絡轉載時不我待
- [ 04-24]網絡轉載新規對“拿來”說不
- [ 04-23]關于規范網絡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
- [ 06-13]國家版權局閻曉宏:規范網絡轉載 嚴懲侵權盜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