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談文學:還停在圈內 陳忠實認為,人們對當代文學之所以有諸如“死亡”諸如“不再神圣”的議論,大約是對某些浮泛文壇的玩文學的現象產生失望。“到美國坐地鐵坐汽車,站前的書攤上賣著各種流行雜志和流行小說。旅客花小錢買一本,看看熱鬧和離奇,下車時就扔到廢物箱里了。據說有一批專門寫作這種讀物的作家,寫得快出得快,收益頗豐,卻也不計較在文壇的排名。然而這并不妨礙一個又一個堪稱偉大的作家在美國出生。用一句話概括,不以文學為神圣而樂在玩中的作家盡可以繼續玩下去,還以文學為神圣的作家仍然在探索著藝術的新的途徑。”陳忠實說。 而對于一些“身體寫作”“行走寫作”“零度寫作”等號稱“有以腐朽為美,有以殘酷為美,有以淫穢為美”的所謂文學,陳忠實說,只能熱炒熱鬧一陣兒便迅速冰鍋冷灶,形不成傾向。 他分析說,這些停息一波又起一波的寫作現象,主要是一個商業利益的驅使,出版方想以此謀利,寫作者也以此獲得厚酬。還有“名”的誘惑,不能正道出名就想絕招歪招。 在回答“文學還有多大力量”這個問題時,陳忠實這樣評價的文學作品:即使是一些被評論家叫好的作品,也僅僅只是在文學圈子里反響一陣兒,很難走向普通的非文學職業的讀者群里。這樣,這些被好評的作品的影響力,也只是局限在文學圈子里被評說的閣樓上,對社會生活各個階層的讀者完全陌生,更談不上影響力量的大小和有無了。 之所以確信未來文學前景的樂觀,陳忠實認為首先是時代的進步,思想的開放,信息的流通,年輕作家可以獲得諸多的思想啟示和藝術形式的參照借鑒。再教育的普及和作家文化素養的奠基,都比老一代作家雄厚得多了,藝術視野更開闊,起步會更高,思想力度會更具穿透的深度,優秀的作家和偉大作品,肯定會出現,只是一個時日長短的事。 小說《白鹿原》的生命力 長篇小說《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是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已被改編為同名電影、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憑借該作品,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散文集《白鹿原上》,正是展現該作品背后的文化與精神。該散文集分為“陪一個人上原”、“綠風”、“半坡猜想”、“晶瑩的淚珠”四個部分,收錄了《原下的日子》、《告別白鴿》等33篇作品,細述了白鹿原乃至關中地區的獨特風貌,洋溢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人文情懷。書中另有16幅經典插圖,再現原上瑰景。 電影版《白鹿原》《白鹿原》是根據陳忠實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由王全安執導,張豐毅、張雨綺、段奕宏等主演。該影片籌備9年、拍攝3年,于2012年2月15日全球首映。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爭斗為背景,主要表達北方農民生存狀態中那種耐人尋味的原生態的東西。對于電影被刪減,導演直言電影和小說當然要保持一致。該片已于2012年9月15日在內地公映。 |
相關閱讀:
- [ 04-29]緬懷著名作家陳忠實 他曾希望在家門口看世界杯
- [ 03-10]陳忠實不要版權費 支持陜西人藝《白鹿原》
- [ 08-21]好彩頭食品董事長陳忠實獲2014中國長城獎十大功勛人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