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4月29日電(記者 謝盼盼 實習生 李晨虓)近日,位于世界文化遺產杭州西湖景區孤山景點內的一座魯迅雕像遭人潑漆,這是西湖景區內繼“武松”、“蘇小小”后又一被“潑”名人,不少網友對此表示憤慨。29日,記者采訪專家時,專家建議,此類有不文明行為的游客應納全國景區的游客黑名單,并將不文明行為寫入其個人信用檔案。 27日清晨,西湖景區環衛工封師傅發現在一處樹林邊的魯迅雕像被人潑了大紅色的油漆,油漆從胸口留至地面,胸前還有一個“×”字。隨后,岳廟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整整清理1小時后才得以基本復原。 該事件一經曝光,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不少網友怒斥潑漆者“太沒素質了”、“不尊重歷史名人”。更有網友呼吁,對待此類存在著極其明顯的故意成分的惡劣行為,相關部門必須要依法予以嚴懲, 非嚴懲不足以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魯迅雕像并非首個游客油漆桶下的“受害者”,近年來“蘇小小墓”、“武松墓”等多個位置的說明牌、宣傳牌等公共設施都曾遭人惡意涂抹。 對此,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范柏乃則認為,無論游客基于何種目的,在名勝古跡,尤其是名人雕像上進行涂畫顯然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從其中也折射出不少社會問題。 “現在且不說名人雕像,一般的景區、公共場合內亂涂亂畫的現象也是隨處可見。”范柏乃表示,要從根本上杜絕此類現象,游客的文明素養亟待進一步的提高,因此,相關的單位、教育機構應當加強公共道德教育與宣傳。 “另一方面,相關單位監管還是存在監管不嚴的現象。”范柏乃介紹,縱觀一系列“蘇小小”、“武松”、“魯迅”這一系列游客潑漆事件,其反應的是管理學上的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是由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的理論,其核心內容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正如這一理論,環境衛生越好,管理越嚴格的地方,越是不容易出現不文明行為。因為游客會受到感化,自覺抵制不良行為。” 因此,范柏乃建議,一方面,西湖景區的管理條例、處罰辦法、監管措施還需進一步強化,加大對游客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對不文明行為造成的后果,也應及在發現后第一時間處理。 另一方面,對于有此類不文明行為的游客,僅靠罰款還遠遠不夠,相關機構可以將這些人列入游客黑名單,對其參觀其他景區造成影響;情節嚴重者,可將其行為納入個人信用檔案,對其購買機票、車票、住宿造成影響;如果國家公職人員有不文明行為,需在其所屬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完) |
相關閱讀:
- [ 04-29]杭州西湖景區魯迅雕像被人潑漆引網民憤怒
- [ 02-01]潑漆臺北故宮南院生肖獸首的一對陳姓男女被判刑
- [ 01-01]無腦“獨派”潑漆獸首 被警方依毀損罪移送法辦
- [ 10-15]不滿司法不公 臺灣男子連續兩天向南檢潑漆
- [ 09-06]連戰祖父銅像遭潑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