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鷹601”試飛 科考隊員在拍照留念 “雪鷹”成功試飛 新站選址難言島 中國南極科考進入地空立體時代 本報記者 彭訓文 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成功飛越位于南極冰蓋最高區域的南極昆侖站;“雪龍”號在地球上船舶所能到達的最南部海域之一——南極羅斯海地區測繪;隊員登上羅斯海的難言島,進行中國第5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新站優化選址;在溫度接近零下50攝氏度的深冰芯鉆探房,隊員們成功鉆取351.5米深的冰芯…… 這些驕人的成績,是兩個多星期前回家的第32次南極科考隊員們取得的。“南極是一顆時空膠囊。”他們經歷158天、超過3萬海里的漫長航行,只為探究南極的科學奧秘。在這個過程中,更讓人欽佩和感動的是科考期間那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和故事。 中外合作助“雪鷹”完美“首秀” 這是注定要載入中國極地考察歷史的一幕:今年1月9日,一架紅白相間、尾翼噴繪著五星紅旗圖案的固定翼飛機,以距離地面最低不到20米的高度,掠過南極冰蓋最高區域、海拔4087米的昆侖站上空。 這是我國首架自有的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它從南緯69度的中山站飛來,飛越緯度達80度的昆侖站,再返回中山站,持續航程超過2600公里。這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英國和德國之后,第5個擁有多功能極地固定翼飛機的國家。 為了這次歷史性的首航,固定翼工作隊隊長張體軍和他的團隊進行了精心準備。張體軍坦言,和自己的苦比起來,他最怕的是“雪鷹”生病。有一次,飛機的自動駕駛儀出現故障,機組人員不得不人為操控,“他們操控了七八個小時,勞累和危險程度非外人所能想象。”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同時為了首航達到最佳測試狀態,張體軍每天對設備進行檢查,同時決定在下午3時開始試飛,經過七八個小時航程,大約夜里10時多結束,之后再進行數小時的數據收尾。這意味著,整個團隊每天要從早上奮戰到第二天凌晨。 “雪鷹601”飛機的機長布拉德是一個加拿大人,由于此次飛行緯度高、海拔高,飛機的發動機動力很弱,他和中國隊員們要在氧氣稀缺的環境下工作。布拉德表示,“中國隊員工作很努力,很友好,讓我眼前一亮”。首次加盟中國南極考察隊的他很快和中國隊員們打成一片,并順利完成了首航。 據了解,我國將在“雪鷹601”基礎上,組建首支南極航空隊,初步構建極地區域的陸—海—空觀測平臺。 |
相關閱讀:
- [ 12-09]《雪鷹》央八熱播 王強:這個隊長演得太糾結(圖)
- [ 01-03]中國“雪鷹12”直升機成功營救俄被困船上所有乘客
- [ 01-03]中國“雪鷹12”救出南極被困乘客 救援一波三折
- [ 01-02]“雪鷹12”直升機成功援救俄羅斯船只被困人員
- [ 01-01]"雪龍"號"雪鷹12"直升機援救俄受困船面臨三大挑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