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國:一位知識分子的人生坐標
2016-05-02 15:15:52??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趙舒文 |
分享到:
|
“健康給我下絆,我與生命賽跑” 李保國教授去世的噩耗震驚了整個河北,他生命里最后10天的行程更讓人們敬仰、哀痛! “4月1日,邢臺—南和;4月2日,邢臺—前南峪;4月3日,邢臺—南和;4月4日,邢臺—保定;4月6日,邢臺—內丘……4月8日,順平—保定……”李保國的日程表詳細記錄著他心系農民、情灑太行的赤子之心。 “李教授啥時來俺們村指導啊?”在他離去幾個小時后,那些不知噩耗的農民兄弟,還在期盼著他的幫助。 “崗底離不開你啊!早知道你會走,我怎么也得讓你好好休息休息!”內丘縣崗底村黨支部書記楊雙牛說,4月6日,他們還在一起討論太行山生態(tài)大花園的建設規(guī)劃。 誰也不會想到,李保國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4月8日上午,李保國從順平趕回保定。此時,58歲的他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好好休息了。 本來,這次河北省科技廳在順平舉行的山區(qū)開發(fā)會議,有同事勸他派別人去,他卻說:“不行。”因為他牽掛著山區(qū)開發(fā)的整體科技規(guī)劃,也牽掛著一個個具體的科研項目。 一個多小時的山路趕回來,李保國來不及休息,立刻召集課題組成員開會討論,為第二天在石家莊召開的2014—2015年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中的河北省山區(qū)蘋果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示范體系建設、河北省山區(qū)核桃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示范體系建設、河北省山區(qū)特色雜果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示范體系建設3個項目的驗收會作最后的準備。 討論一直延續(xù)到飯桌上。李保國沒有午休,下午3時討論一結束,就自己開車,帶著部分課題組成員奔赴石家莊。 下午5時,一到石家莊,李保國立刻叮囑課題組成員們?yōu)榈诙斓目萍柬椖框炇諘髯詈蟮臏蕚洌约簞t見縫插針地忙活其他科研項目。 等李保國忙完,已近晚上10點了。仍不放心的李保國一一敲開課題組成員的房門,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環(huán)節(jié)確認——“明天的簽到表做好了嗎?”“驗收表做好了嗎?”“專家投影儀準備好了嗎?”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李保國才放心回房間休息。 4月9日是周六,科技項目驗收會接近中午才結束。同事們返回保定,李保國和同為農大教師的妻子郭素萍卻留了下來。他們要去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參加一個有關果樹節(jié)水灌溉項目的會議。李保國一再說“這個項目很重要”,因為它關系著產業(yè)發(fā)展、農民增收,而這些,恰恰是他30多年來最關心的問題。 妻子心疼他,勸他飯后休息15分鐘再出發(fā)。李保國卻發(fā)了火:“時間提前定好了,讓人家等我嗎?” 會一直開到傍晚,李保國卻舍不得在石家莊住一晚,又一次迎著朦朧夜色踏上歸途。 “周一、周二在校給本科生上課,周三去青龍,周四去灤縣……”回程路上,李保國仍像平常一樣,一項一項交代妻子安排下一周的工作。 今年春節(jié)之后,雖然開始明顯憔悴,可李保國仍堅持下鄉(xiāng)20多次,赤城、平山、南和、臨城、行唐、崗底、前南峪……李保國的同事們都說,這30多年,他干了比普通人70年還多的工作。 同事和學生經常勸他多歇歇,保養(yǎng)一下身體。可他說:“老想著病,也不可能活多大年紀。健康給我下絆,我就與生命賽跑。沒啥可怕的,跑一跑更舒服。” 一路上,李保國的手機響個不停,妻子一直在幫他接聽,為他傳話。這是這對科研伉儷在路上的常態(tài)。 熟悉李保國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通訊錄里超過三分之一的號碼是普通農民的。無論何時何地,每位素不相識的農民打來電話,他都會耐心地接聽解答。 從石家莊回到保定時,天已經黑了。晚上8時15分,李保國才開始吃晚飯。因為工作太忙,8點以后吃晚飯已經成了李保國的習慣。 晚飯是雜豆粥、咸菜疙瘩,還攤了幾張雞蛋餅。可李保國吃不下。妻子好說歹說,李保國才勉強吃了一張。 今年春節(jié)過后,李保國的飯量突然變小了。出差在外,午飯李保國也經常只吃半兩米飯、幾口咸菜。 只有最親近的人才知道,李保國的病有多嚴重。 因為常年高強度工作,1998年李保國患上了重度糖尿病。2007年,重度疲勞性冠心病又纏上了他,經北京多家權威醫(yī)院診斷為血管彌漫性堵塞,已無法進行常規(guī)支架或搭橋手術,只能多休息、保守治療。 但李保國閑不下來。他甚至戲言:讓我干下去吧,萬一有一天我嚴重發(fā)病,緩得過來就緩,緩不過來就算了。 因為食欲減弱,春節(jié)后短短兩個月時間,他的體重下降了十多斤。大家都勸他去醫(yī)院看看,李保國卻總推托說沒時間,還戲稱飯量減小是低能耗高效率。 李保國的學生施麗麗清楚記得,以往,雖然疾病纏身,可只要一下村,李保國精神顯得比誰都好,走得比誰都快。但3月9日,到灤平示范區(qū)實地勘測那次,因為山路通不了汽車,大家只好徒步爬坡,李保國曾在路邊輕聲嘆息:“你們先走,我慢一點——爬不動了。” 吃完晚飯,工作電話又從李保國的手機上一個個撥出接入。 已經是晚上9時了,李保國還在電話里跟南和縣“中國樹莓谷”產業(yè)園負責人周岱燕溝通建設樹莓采摘園的事情。 這是李保國生前留給世界的最后話語。 4月10日凌晨2時,妻子被李保國不順暢的呼吸聲吵醒——他已經雙眼緊閉、呼吸困難,說不出話來。 這一次,李保國再也沒能緩過來。 得知李保國去世后,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第一時間作出批示,稱李保國是時代楷模,為貧困地區(qū)發(fā)展和農民脫貧致富作出了卓越貢獻,對他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4月12日,河北省委作出《關于追授李保國同志“全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 4月12日上午10時,河北農業(yè)大學教授李保國遺體告別儀式在保定殯儀館舉行。河北省委書記、省長等省領導送花圈。省委副書記趙勇及社會各界數千人參加遺體告別儀式。 李保國去世后,自發(fā)性的群眾追悼活動陸續(xù)開展。 邢臺縣前南峪村、內丘縣崗底村、臨城縣核桃基地,以不同形式開展追悼活動。阜平縣、平山縣分別舉辦追悼會,紀念李保國同志。 蘋果花開的季節(jié),李保國走了,走得讓人牽腸掛肚。 山區(qū)百姓們說,李保國的魂沒有走。這漫山的蘋果樹、核桃樹,是李老師的血汗化成的,這里的樹,這里的山,都是李保國。 在人民心里,李保國永遠與太行一體,與群眾相依。 (光明日報石家莊5月1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耿建擴 光明日報通訊員 宋國強) |
相關閱讀:
- [ 05-02]國平:知識分子當以報效祖國和人民為抱負
- [ 05-01]習近平同知識分子推心置腹|光明日報:激蕩創(chuàng)新勞動的磅礴力量
- [ 05-01]國平:領導干部要善同知識分子打交道
- [ 05-01]領導干部要善同知識分子打交道
- [ 05-01]習近平同知識分子推心置腹|人民日報社論:唱響新時代勞動者之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