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造船業訂單量斷崖式下滑 結構調整迫在眉睫
2016-05-04 10:35:59?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圖為韓國現代重工完工交付的海上原油生產儲油船。 本報記者 楊 明攝 今年一季度,韓國造船業訂單量遭遇“斷崖式”下滑。在韓國最大的三家造船企業——現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中,除現代重工接到3艘新船訂單外,其余兩家顆粒無收。從去年初開始就陷入困境的韓國造船業已滑落到懸崖的邊緣。因此,韓國造船業為求生存必須果斷選擇結構調整和大規模裁員。但是,外界擔心全行業大裁員將使造船業占舉足輕重地位的韓國東南經濟圈陷入停滯,對韓國經濟也將造成巨大沖擊。 根據韓國央行最新統計,今年一季度韓國造船業和其他運輸業企業景氣實查指數跌至53.3,相比去年同期(61.6)下降了13.4%。另據韓國造船行業統計數據,去年韓國三大造船企業的虧損額合計達到6.42萬億韓元(約合357億元人民幣)。至今年一季度,這一虧損規模擴大至8.5萬億韓元。 韓國造船業巨虧的根源在于訂單增長乏力。現在正在建造的船舶都是2年前或3年前的訂單,目前新船訂單市場前景黯淡,而且在國際低油價趨勢難改的預期下,新增海洋鉆井平臺訂單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缺乏訂單意味著工作崗位的消失。僅去年一年,包括三大造船企業在內的韓國9家大中型造船公司共減員近1萬人,加上這些企業的上下游公司,整個造船行業新增失業人數達到1.5萬人。這種趨勢今年愈演愈烈。4月下旬,韓國最大的造船企業現代重工宣布裁員3000人。大宇造船也向債權銀行承諾,到2019年之前裁員3000人。據悉,現代重工的裁員計劃中除事務管理職務和合約制員工外,還將包括生產一線員工,這在韓國造船行業十分罕見,這也說明韓國造船企業深陷困境。 經濟專家們擔心,造船業這種全行業不景氣和大幅裁員將給韓國地區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以韓國東南部蔚山市為例,該市總人口為120萬人,直接在造船企業工作的人數就達到了7萬人。現代重工所在的蔚山東區,從事與造船直接和間接相關行業的人占到了全部人口的80%。另外兩家造船大企業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則都位于與蔚山臨近的巨濟市。造船業此次大規模結構調整很可能使韓國東南經濟圈整體陷入發展停滯。 為挽救岌岌可危的造船業,韓國政府積極謀劃對策。近日,韓國政府要求大宇造船在現有整改計劃基礎上,提交一份包含增加裁員數量、改善薪酬體系、節流控制成本等具體實施方案的全新計劃。現代重工、三星重工的主債權銀行也要求兩大企業提交詳盡的整改方案,并表示將嚴格監控其落實情況。韓國政府在強制三大企業快速“瘦身”抵御危機的同時,強調中型造船企業應結構調整與技術研發并舉,以提高企業和行業的競爭力。此外,為緩沖造船行業結構調整的沖擊,韓國國會在下半年通過結構調整追加政府預算的可能性也很大。(經濟日報駐首爾記者 楊 明) |
相關閱讀:
- [ 12-01]日本造船業重現生機
- [ 06-16]日造船業擬擴大引進外國勞動者 緩解人力不足
- [ 06-16]日本新經濟增長草案出爐 造船業擬吸納外籍勞工
- [ 03-11]政協委員:沿海省份普遍填海造地 缺乏統一規劃
- [ 02-24]產值下降境況慘淡 福州修船業苦練內功盼“春風”
- [ 09-19]黃色小鴨在臺灣人氣頂呱呱 高雄掀起“賞鴨熱”
- [ 10-21]福建造船業忙于研發創新 收獲多項專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