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市民政局、市委講師團聯合舉辦的2016年“展望‘十三五’發展譜新篇”系列形勢政策第六場報告會上,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介紹了本市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北京將于2030年達到重度老齡化,隨后將邁入持續50年以上的“超老齡化社會”。為了應對這一趨勢,北京正從10個方面開展50多項工作,做強養老服務業,實現老有所養。 本報訊(記者鄭林)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本市戶籍人口老齡比例高居全國第二,全市平均每天凈增500余名60歲以上老年人,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李紅兵介紹說,目前本市老齡化程度仍處于中度,但是到2030年,本市將達到重度老齡化,戶籍老年人口占比超過30%。而到2050年,本市戶籍老年人將超過630萬,進一步邁入超老齡化社會,“每3個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并且這種人口結構和社會形態將持續50年。” 由于“421”家庭人口結構、獨生子女父母隊伍的壯大,“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將進一步增大。預計到2030年,全市將有80萬人超過75歲,而他們只有一個子女。李紅兵表示,未來養老服務面臨的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就是獨生子女的父母。 老齡化的同時,社會保障的壓力也會急劇增大。李紅兵透露說,到2030年,本市養老金支出將達到驚人的6700億元,比2020年增長兩倍多。“等到老齡化人口超過30%以后,我們是幸福的,還是痛苦的,要從現在開始從長計議。”李紅兵說。 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李紅兵介紹說,本市目前正從加強頂層設計、盤活現有資源、推進醫養結合、培育服務品牌、壯大服務隊伍等10個方面入手,總共開展了54類大項行動,積極推進養老服務,建立起以居家養老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社會保障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 其中,今年將完善市區兩級老齡工作體制、成立老齡委協調推進小組、編制發布《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出臺《關于促進老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同時開展城鄉社區閑置設施的調查、對養老服務機構和照料中心開展摸底評估、利用閑置設施解決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問題,并出臺《新建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移交、管理辦法》和《北京市居住區配套養老設施建設協議書(示范文本)》等。 此外,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目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社會養老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繳率保持98%及以上,城鄉基本社會保險實現應保盡保。二是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豐富多樣,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機制基本形成,養老服務業成為首都服務業新的支柱。三是老齡社會管理體系共建共享,涉老企業發展壯大,養老服務社會組織發揮重要作用。 |
相關閱讀:
- [ 05-04]北京五一小長假商品住宅賣出807套 創近三年新高
- [ 05-04]全國5A景區北京最便宜 平均門票價格34元
- [ 05-04]北京工作居住證申報個人無需提交社保記錄
- [ 05-04]北京地鐵17號線倆車站將“融入”周邊建筑
- [ 05-04]北京朝陽高碑店一餐廳煤氣罐爆燃傷2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