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華媒:日本新聞自由度嚴重倒退 安倍是元兇?
2016-05-06 13:12:55??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中新網5月6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撰文稱,日本一直自詡為全亞洲最富裕最民主的國家,然而,這一所謂的自由主義國度,最近卻被戴上了一頂不太好看也不好聽的帽子——兩大國際組織日前相繼發聲,批評日本新聞自由嚴重倒退。 文章指出,一個是聯合國言論自由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大衛·凱伊,他在進行為期一周的實地調查后指出,日本媒體獨立性的發展趨勢“十分令人擔憂”。另外一個聲音則來自總部位于巴黎的非政府組織“記者無國界”。 安倍晉三 據其報告顯示,日本媒體的自由狀況比非洲國家坦桑尼亞還差。在180個國家中,日本排在第72位,比去年再下滑11位。而在六年前,日本還排在第11位。 文章稱,日本的新聞自由就像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細心的人會發現,日本新聞自由退步的時間,與安倍執政的時間基本上重合,讓人不禁將罪魁禍首聯想到安倍的身上。 毫無疑問,安倍政府對新聞界的鉗制與打壓,正是造成日本新聞自由倒退的首要原因。自從安倍2012年再次上臺以來,他的內閣就開始針對整個日本媒體界進行整肅,不斷擠壓日本新聞自由的空間。 文章分析指出,首先是利用執政的優勢,動用公權力干涉新聞自由。兩年前,安倍政府推出國家秘密保護法案,在該法案下,如果新聞從業者詢問被歸為“國家秘密”的情報,將被關押5年,即使他們沒意識到這一點也會遭遇牢獄之災; 前不久,主管通訊事業的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又多次強調,日本國內一些電視臺批判安倍政權的言論是“違反該國《放送法》第4條”,并聲稱“不排除停止電視臺電波使用權的可能”,由此引發了“禁波”。 其次是利用執政黨的優勢,動用自民黨力量干涉新聞自由。最近日本自民黨就有人跳出來,提議修改憲法,允許政府限制那些“有損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言論”。去年6月,自民黨成員還敦促政府懲罰那些批評政府的新聞機構,而且向企業施壓不要向這些媒體投放廣告。 最后是利用右翼團體的力量,采取大棒加胡蘿卜的政策,一手打壓反對聲音,一手扶植親信力量。 2014年9月,《朝日新聞》因“慰安婦報道”和“吉田調查書”遭到日本保守派媒體圍攻;2015年10月,前朝日新聞記者植村隆因受到日本右翼的投訴、騷擾而被迫中止在北海道北星學園大學的教學。 文章還稱,在保持高壓態勢的同時,安倍不忘采取懷柔政策,在日本新聞界大肆培養、安插親信。比如,安倍的好友、保守派商人籾井勝人即在2014年成為日本最大的公共廣播公司NHK(日本廣播協會)的會長,此舉被認為大大影響了該機構的報道中立性。 雖然說,安倍政府應該對日本新聞自由萎縮負主要責任,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新聞自由落到現在這步境地,日本新聞界以及日本民眾也應多加反省。 比如,隨著安倍政府對日本新聞界控制的加劇,造成多數新聞從業人員“敢怒不敢言”,導致批評聲音越來越少,“政治正確”、隨波逐流的越來越多。畢竟,如果突破了政府劃定的所謂新聞自由的圈圈,很有可能落得一個輕則卷鋪蓋走人,重則鋃鐺入獄的結局。 因此,從保護自身的角度考慮,只能盡量規避風險,從而導致新聞界對政府干預的抵制力量微乎其微。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大衛·凱伊也認為:日本媒體如果能齊心協力,保持自身獨立性,原本是可以輕松抵制政府影響力的。但可惜他們沒有做到。 此外,身處“娛樂至死”的時代,如今的人們,更多地關注明星劈腿、小三上位,卻很少意識到獲得新聞的渠道正在越來越少,很少意識到客觀報道的來源正在日益萎縮。因此,日本民眾對政治的逐漸遠離、對新聞自由的漠視,也可以說是日本新聞自由度倒退的一個因素。 文章最后指出,如今的日本,是一個典型的“強政權、弱媒體”的狀態。盡管從排名來看,日本媒體的報道自由還處于亞洲前列,如果結合社會現實來看的話,日本淪入“萬馬齊喑”的境地,恐怕也是不再遙遠的事了。 |
相關閱讀:
- [ 12-08]日本新聞協會憂保密法損害報道自由 吁完善法律
- [ 12-12]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日本新聞報刊影印集》在南京首發
- [ 12-12]《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日本新聞報刊影印集》首發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