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5月5日訊(記者 陳曉麗 周國芳)5日, 省立醫院一間病房里, 一對母子在住院觀察等待腎移植。 一 周后, 母親要將自己的腎捐給突患 尿毒癥的兒子。 本報記者 陳文進 攝 作為頂梁柱父親捐腎的較少 “這幾天就有好幾位母親給子女捐獻腎, 母愛真是太偉大了。 ”作為從事腎移植等泌外診療的專家,省立醫院泌尿外科醫生孟慧林很有感觸地說。 據了解, 自我國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獻以來, 器官移植主要有兩種來源: 一是居民死亡器官捐獻,一是親屬活體器官捐獻。 省立醫院腎移植病房護士長張美霞介紹, 該院去年大約做了30 多例腎移植, 其中, 有15 位患者是親屬活體腎臟移植, 而在親屬移植中, 母子移植的又占了2/3 左右。 最近三周做了3臺親體腎移植手術,都是母親捐腎給孩子的。 其實, 不僅是在省立醫院,在齊魯醫院、 省千佛山醫院等具備腎移植資質的醫院大都存在類似的情況。齊魯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田軍也表示, 在親屬腎移植中, 母親捐獻占比最大。 “確實, 母愛的偉大總是不斷地感動著我們。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及腎移植中心主任門同義也感同身受。 他介紹, 根據他們的統計,在活體腎臟移植手術中,母親捐出腎臟的占60%。 門同義介紹, 前幾年他們做過相關統計, 現在和當時的情況變化不大。 從前幾年的統計數據看,在醫院進行的活體腎臟移植手術中, 母親捐出腎臟的占60%, 父親捐腎臟的占13 . 5%,親兄弟姐妹間捐出腎臟的占10.8%。 “母親捐獻多, 除了母愛偉大之外, 還有一些社會現實因素。 ”孟慧林解釋說, 同胞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間的配型成功率比較高, 隨著移植技術的發展, 手術成功率和愈后效果越來越好。 “父親捐腎給子女的相對少一些, 主要是因大部分貧困尿毒癥患者來自農村,而父親往往是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身體健康需要更多的保障。 在父母配型同樣都合適的情況下,一般母親會選擇捐腎。 ” 而同胞兄弟姐妹之間捐腎要受多種因素影響。 有的患者為了對方的身體健康著想, 往往拒絕接受,這也是一個因素。孩子給父母捐腎的病例少, 往往也是做父母的不愿意子女為自己捐腎的緣故。 |
相關閱讀:
- [ 05-06]我國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
- [ 05-06]28歲男子過世后捐出器官 為晉江第四例器官捐獻
- [ 05-05]女兒沒過哺乳期媽媽患上白血病 欲身后捐獻器官
- [ 05-03]21歲小伙遇車禍腦死亡 捐獻器官將救4人|泉港小伙與失散23年的母親通上電話
- [ 04-18]21歲年輕媽媽生下雙胞胎后離世 捐獻器官救活4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