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有領導為政績“假脫貧” 群眾“被脫貧”
2016-05-08 15:58:17??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趙舒文 |
分享到:
|
讓“假脫貧”無處藏身(話說新農村) 顧仲陽 通過制度設計“定硬杠”,脫貧結果“實打實”,成效評估“來真的”,才能實現貧困精準退出 最近到幾個貧困程度很深的老少邊窮縣采訪,對于脫貧,當地都喊出了類似“2017年結束戰斗、2018年清理戰場”的口號,這著實讓筆者有點詫異。這些地方要在2020年如期脫貧摘帽,都得“踮踮腳尖才能夠到”。提前這么長時間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信心打哪兒來的呢? 深入交流后得知,基層即將換屆選舉,而且眼下貧困地區主要考核脫貧成效,提前脫貧還有獎勵,如此一來,迫切的心情就不難理解了。可是,這樣的脫貧質量能靠譜嗎?恐怕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意見的核心要義,就是要實現貧困人口真實穩定有質量脫貧,貧困縣、貧困村審慎穩妥有序摘帽,簡而言之,就是要實現貧困精準退出。 做到這點并不容易。國家對貧困縣有諸多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難免有一些貧困縣脫了貧后還想戴著貧困帽,能“賴”多久是多久。貧困縣如此,貧困村、貧困戶亦然。 有脫了貧不想摘帽的,也有沒脫貧就急著想摘的。一些貧困縣領導,為了追求短期政績,搞“假脫貧”“數字脫貧”,貧困群眾“被脫貧”。 因此,要實現貧困精準退出,既要防治拖延病,又要防治急躁癥。 對于拖延病,貧困退出機制設計上有很多針對性安排。一來,2020年脫貧摘帽時限已定,想拖也拖不了多久。二來,提前摘帽不吃虧,政策上設計了緩沖期,緩沖期內“不摘政策”,提前退出還有獎勵。只要獎勵足以抵消摘帽帶來的“隱性損失”,得失賬一算,拖延病去根兒不難。 更要重點防范的是急躁癥。現在有些地方,貧困人口當年脫貧,第二年就被銷號,幫扶也立馬脫鉤。事實上,很多貧困戶當年雖然越過了扶貧標準線,但更多是幫扶干部給帶出來的,自己對發展脫貧產業的門道還沒摸清,內生“造血”能力還不強。馬上“斷奶”,倉促銷號,恐怕比較容易做成“夾生飯”。 除了防治拖延病、急躁癥,還要防治其他各種花樣的形式主義、弄虛作假……實現貧困精準退出,還需做大量細致的工作。 首先要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實事求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比如,有的地方規定連續兩三年收入超過貧困線才算脫貧,有的地方還增加了飲水、住房、教育、產業等指標,按照這種標準操作,貧困戶退出就會更穩定,更有質量。 其次,脫貧結果要讓各方都認可。有關各方要坐在一起算清楚賬,特別是要讓貧困戶簽字認可,力防貧困群眾“被脫貧”。 最后要實行嚴格評估,確保脫貧結果經得起檢驗。要按標準按程序嚴格驗收,通過實施“回頭看”“回馬槍”擠出水分;對驗收質量實行責任追溯制,加強抽查督查巡查,發現問題的嚴肅問責。推行脫貧成效第三方評估,納入最廣泛的媒體和群眾監督,讓各種花樣的假脫貧難以藏身。 總之,通過制度設計“定硬杠”,脫貧結果“實打實”,成效評估“來真的”,才能實現貧困精準退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才能精準落地。 |
相關閱讀:
- [ 05-08]手把手,齊步走(打好脫貧攻堅戰)
- [ 05-06]【網絡媒體“走轉改”】接棒太行新愚公 打贏脫貧攻堅戰
- [ 05-06]【網絡媒體走轉改】脫貧攻堅看河北 循序漸進有作為
- [ 05-06]精準施策 主動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精準施策工作會議召開
- [ 05-05]【網絡媒體走轉改】 脫貧攻堅看河北 循序漸進有作為
- [ 05-05]市委常委會議傳達全省脫貧攻堅精準施策工作會議精神
- [ 05-05]三明召開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戰動員大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