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為結構性改革再添動力
2016-05-11 16:03:23?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5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 這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一項重要財稅體制改革,也是重要的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十天來,各個環節有序展開,運行平穩順暢。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營改增通過統一稅制,貫通服務業內部和第二、第三產業之間抵扣鏈條,從制度上消除重復征稅,使稅收的中性原則得以充分體現。同時,將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比較完整地實現了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 正因為營改增的上述機制,進一步減輕了企業稅負,打出了“降成本”組合拳的重要一招,用短期財政收入的“減”換取持續發展勢能的“增”。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到有關部門設計試點方案,都以“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作為全面推開營改增的重要要求,預計全年將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 “此次營改增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基本平移原有稅收優惠政策,并實施很多過渡措施,體現了確保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頂層設計順利實現。”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說。 新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四個行業,既貼近百姓生活,又在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改革的紅利將惠及廣大企業和個人。同時,在對企業“放水養魚”的基礎上培植和拓展稅源,增強地方財政“造血”功能。 在有效降低企業稅負的同時,營改增的突出作用還在于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此次全面推開營改增,突出了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能有力促進產業分工優化,拉長產業鏈,帶動制造業升級。 “稅制統一、稅收中性、稅負減輕,促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分工細化和相互融合發展,激化市場主體活力,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 稅制轉換運行平穩 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首日,各地稅制轉換運行平穩,四大行業都順利開出增值稅發票;5月3日,節后首個工作日,二手房交易集中開票和四大試點行業全面開票,各地普遍迎來節后首日開票高峰,各地辦稅服務廳開票系統運行正常……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開局良好,總體順利,稅制實現平穩轉換。 北京首都機場餐飲發展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吳猛在開出第一張增值稅發票后感慨地說:“營改增后占企業成本大頭的房租、食品采購涉及的進項稅額均可以抵扣,我們的實際稅負將明顯降低。營改增增強了我們規范經營的意識,也促進了企業發展。” 稅務總局總會計師王陸進表示,營改增納稅人在近期需要注意的關鍵時間點有:5月16日前,需向主管地稅機關申報繳納4月底以前的營業稅;6月27日前,需根據當地主管國稅機關的安排,申報繳納增值稅;如果是實行按季繳納營業稅的納稅人,5月16日前,需向原主管地稅機關申報繳納4月底以前的營業稅,7月15日前向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繳納5月、6月的增值稅。 作為一項重要改革,營改增得到全社會的協力推進。各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高度重視,主動做好綜合協調,統籌推進相關工作。有關部門也大力支持、積極配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比如,貴州省工商聯、住建局、行業協會等部門與國稅局、地稅局緊密合作,對建筑、房地產、金融、生活服務業的納稅人實施營改增行業專項培訓;山西省稅務、財政、住建、商務、工商、物價等部門在省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建立工作協同推進機制,共同推進改革工作。 |
相關閱讀:
- [ 05-11]“營改增”后二手房稅費降低
- [ 05-11]福州迎來營改增發票辦理高峰 可以上網申領代開
- [ 05-09]圖解:“營改增”之后的創業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