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2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撰文稱,日美兩國政府近日共同宣布,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在赴日出席七國集團(G7)伊勢志摩峰會之際,于5月27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起前往廣島。
美國《紐約時報》稱,奧巴馬的這一決定,將使他成為第一位訪問廣島的美國在任總統,也是在離開白宮前另一具有歷史意義的舉措。

資料圖:奧巴馬
文章稱,訪問廣島能夠成行,首先要歸因于奧巴馬心中“無核武世界”的執念。2009年,奧巴馬就任總統后發表了布拉格演講,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同年11月奧巴馬首次訪日時表示,“有關廣島和長崎的記憶,世界人民銘記在心,如果有機會能在我總統任期內的某個時刻訪問這兩座城市,我會感到很榮幸”。
縱觀奧巴馬任期,他多次派高官出席廣島、長崎的核爆紀念儀式,而且多年來一直尋求親自訪問廣島的可能性。
文章指出,對于奧巴馬的“執念”,日本政府很“無賴”地充分加以了利用。日本作為二戰發起國,在反省歷史罪行上做的很不到位。很多政客屢屢參拜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并否認強征慰安婦、南京大屠殺等諸多罪行。
然而,這樣一個國家,卻一直將自身的“角色”設定為二戰中的“受害者”。日本國內的各種所謂“民間組織”喋喋不休指責美軍屠殺了大量普通市民,將投放原子彈作為戰爭罪行來譴責聲討,并要求美國為使用核武器“懺悔”。

資料圖:奧巴馬與安倍(右)
廣島、長崎每年8月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長期舉行關于核爆的展覽、教育和宣傳。但是,卻很少提及自己“犯賤”才惹來原子彈攻擊的歷史背景,更是不提遭受日本侵略國家的損失。
文章隨后指出,奧巴馬能敲下訪問廣島的日程,離不開日本精心策劃的“兩面派”手法。日本政府表示,只要奧巴馬能來,就是對“無核武世界”的重要支持,與道歉不道歉沒有半毛錢關系。
可是,這種“假大方”,并非日本的真實想法,而是地地道道的“忽悠”。2010年,廣島市長還在義正言辭四處游說,要求奧巴馬訪問廣島,為使用原子彈的行徑懺悔、道歉。
屢遭拒絕之后,日本政府馬上要求其一反常態,表現出“寬容”與“大方”——你只要來看看就成。在日本政府看來,奧巴馬訪問廣島,可以突出日本作為唯一的核武器受害者身份,從而淡化世界對日本二戰侵略者身份的定義。這一點比道歉不道歉重要得多。
文章還稱,對于日本這樣“精明”的做法,美國主流媒體非常不滿。尤其是針對日本聲稱美軍屠殺了大量普通市民的觀點,在美國人中有著根深蒂固的排斥和抵觸。
他們認為,與日本的戰爭是一場毫無爭議的正義戰爭,拯救了其后計劃在日本本土登陸作戰的盟軍生命。所以,對廣島和長崎實施的原子彈轟炸,在當時是必不可缺的舉動。
文章最后指出,踩著無辜逝去的民眾尸骨大打“悲情牌”,從而隱藏淡化二戰侵略者的身份,這說明日本仍舊沒有正視二戰侵略歷史,離反省二戰罪行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其實,廣島、長崎的無辜死難者,需要的不是美國的道歉,而是日本政府對歷史的痛思、對和平的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