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著名作家里卡多?皮格利亞。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史斌斌):拉美作家和拉美文學作品對中國讀者來說早已不再陌生,但是阿根廷作家里卡多·皮格利亞這個名字聽起來卻似乎不那么熟悉。 皮格利亞在當代阿根廷乃至整個西班牙語文壇享有極高聲譽,曾獲得西班牙“文學評論獎”、委內瑞拉“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及“阿根廷作家協會最高榮譽獎”等重要獎項。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引進,北京大學西班牙語教授、著名翻譯家趙德明翻譯的皮格利亞最新小說《艾達之路》中譯本正式與中國讀者見面。 皮格利亞1940年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安德羅蓋市,畢業于拉普拉塔國立大學歷史系。曾作為出版社主編策劃過多套偵探小說,1961年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彈弓》。而真正幫助他贏得國際文壇廣泛關注和聲譽的是其發表于1980年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人工呼吸》,這也是皮格利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評為當代阿根廷最出色的十部小說之一。 這次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引進的《艾達之路》是皮格利亞于2013發表的一部兼具自傳和偵探小說特色的作品,作者將其作為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的經歷與當年美國轟動一時的“大學炸彈客”案件融合在小說里,情節曲折起伏、引人入勝,文學性和可讀性兼備,在2014年第40屆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書展上被選為最受歡迎讀者獎。 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年教師、文學博士樓宇。 談到阿根廷文學,博爾赫斯的名字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而皮格利亞被譽為繼博爾赫斯之后阿根廷最重要的作家和文學評論家之一,他本人對博爾赫斯的作品也有過深入的研究,曾在阿根廷國家電臺開設“皮格利亞談博爾赫斯”欄目。如果想認識和了解博爾赫斯之后的阿根廷文學,閱讀皮格利亞的作品不失為明智之舉。在《艾達之路》中文譯本的發布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年教師、文學博士、西葡拉美文學研究會秘書長樓宇以“博爾赫斯的傳承者和叛逆者”為題,系統而清晰地介紹了皮格利亞作品的主要特色以及皮格利亞和博爾赫斯的故事。樓宇的博士論文就以研究皮格利亞作品為主題,而且正是通過她的不懈溝通和聯系,才使《艾達之路》順利被引進中國。她本人也正在翻譯皮格利亞的另一代表作《人工呼吸》,不久后也將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 談到皮格利亞的創作特色,樓宇以“抽象謎團”、“文人型偵探”以及“偵探型讀者”三個特點來闡述。博爾赫斯被認為是后現代偵探小說的鼻祖,而皮格利亞則是這一類型小說的傳承者。傳統偵探小說的謎團一般是解開一樁兇殺案或找到失蹤的人物。而后現代偵探小說的謎團一般是比較抽象的,是關注一些語言、文化、哲學或者形而上之類的東西。傳統偵探小說的主人公一般是職業偵探,比如大眾熟知的福爾摩斯。而在后現代偵探小說里,很多偵探都是無能的負面形象,反倒是一些文人學者擔當起揭開真相的使命。樓宇說:“《艾達之路》里有偵探出現,因為破不了案子,沒有繼續追蹤謎團。還有一些警察,在他的作品當中,大部分都是負面形象,要不然就是和罪犯勾結,要不然就是無能警察。在皮格利亞作品當中,最終承擔起解密任務的,往往都是非真正意義上的偵探,都是作家、記者,這類以知識分子為主的偵探。” 北京大學青年教師、文學博士許彤。 皮格利亞作品的另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尋求和鼓勵“偵探型讀者”。博爾赫斯心中的理想讀者是酷愛哲學,精通文學的知識型讀者,具備主動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作為博爾赫斯的忠實追隨者,皮格利亞也希望讀者積極參與到自己的作品中,和作家一起豐富作品的意義和內涵。樓宇這樣形容皮格利亞期待中的讀者:“閱讀過程當中,讀者應該像偵探一樣挖掘隱藏在文本之后的信息,從而賦予文本更深層次的意義。墨西哥有位著名的作家、文學評論家叫做胡安·比略羅,他說像皮格利亞這樣重視讀者的作家并不多,皮格利亞的作品不是渴求被讀者讀懂,而是需要讀者去完成。皮格利亞大部分作品是開放性結構,他不會在小說結尾給出答案,真正答案需要讀者尋找。《艾達之路》也是一樣,里面留下很多開放的線索,需要讀者去解讀。” 聽到“文人型偵探”、“偵探型讀者”和后現代偵探小說這些看似復雜難懂的文學概念,你可能以為皮格利亞的書很難讀懂,但實際上他的最新小說《艾達之路》是一本非常符合大眾口味的作品,200多頁的篇幅讀起來很容易、也很有趣。皮格利亞的作品一般被貼上“偵探小說”、“學院小說”、“元小說”、“后現代小說”等標簽,也許通過閱讀《艾達之路》,中國的讀者們會獲得一種新的閱讀體驗,開啟一扇了解當代拉美文學的新窗口。畢竟現在的讀者,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從書中獲得知識,而是希望參與到作品中,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碰撞或共鳴,從而獲得啟迪和面對生活的思考和勇氣。 在《艾達之路》中文版發布式上,北京大學青年教師、文學博士許彤提到她在西班牙念博士學位的時候讀到這本書,她對中國能引進出版皮格利亞的作品感到非常開心,期待中國的讀者能夠獲得新的閱讀體驗,“因為到了后現代時代、到了我們這個時代,每一位讀者都有存在的價值,因為一本書或者一個文本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作者寫作,也在于讀者參與和創造,讀者也在生產著他的意義,這是我們讀《艾達之路》的好玩之處。和博爾赫斯相比,皮格利亞又往前走了一步。博爾赫斯強調讀者的參與,但是你在參與的過程中,總能聽見博爾赫斯的聲音。博爾赫斯會告訴你,我希望你讀懂我,讀出這些東西。而在閱讀皮格利亞作品中,你聽不到這種聲音。在皮格利亞的世界中,讀者是一個真正的生產者,他生產的意義與這個文本呈現的一樣。” 皮格利亞一共發表過五部長篇小說,從第一部《人工呼吸》到2013年的《艾達之路》,后現代偵探小說的元素始終貫穿其中,除此之外,出現在作品中最多的就是作者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歷塑造出的大學教授倫西這個角色,在其多部作品中,倫西在解開謎團過程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皮格利亞不僅是阿根廷當代最重要的作家和文學評論家之一,他還做過很長時間的大學教授,也出版過雜文集,寫過戲劇和電影劇本。 現年已經七十五歲的皮格利亞患有“漸凍人癥”,身體條件每況愈下,但仍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整理和出版自己的日記和其他未完成的作品。皮格利亞在發來的祝賀信中表示:“很高興得知《艾達之路》出版,此時此刻我才得以想象,在遙遠的中國某處,有那么一位青年正在閱讀我的作品。”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