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13日訊據日本媒體網站5月12日報道,截止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因熊本地震受災的房屋數量達到34000間以上,至今仍有約1萬名受災群眾生活在避難所。此外,很多因受災而受傷并行動不便的民眾覺得“自己會給身邊的人添麻煩”,并因此選擇住在自己家中,即使這些房屋已經屬于危房,不適合繼續居住。 記者采訪了一位66歲男性,這位受訪者雖然右半邊身體不能動,但目前仍居住在自己家中。其居住的房屋受地震等原因的影響,墻壁的部分已經嚴重脫落,受災情況較為嚴重,玄關處墻壁斷裂,隨時有著倒塌危險。 該男性表示,目前為止,他白天會在自家門前的椅子上坐著,到了晚上則在車里過夜,他稱,“因為我無法照顧自己的日常起居,所以在避難所會給周圍的人添更多的麻煩,所以我寧可在自己家中獨自生活?!?/p> 谷口砂代(52歲)患有認知障礙,地震發生后,她和80多歲的父母共同生活在自己家中。而受到地震影響,其房屋已經破敗不堪。谷口的父母表示,在地震剛發生后,他們也生活在避難所中,但由于谷口經常會在避難所中大聲吵鬧,給周圍的人帶來很多不便,隨后他們便開始在車里居住。由于其父母年齡較高,無法承受長時間在車內生活,因此一家人最后回到了自家的房屋中。在避難所生活時,可以獲得政府發放的救助物資,也能第一時間獲取相關救助信息,但在自家生活時,便無法繼續獲得這些福利。 調查顯示,多數居住在自家危房中的群眾,都是行動不便的人員或殘障人士。類似這樣的事也在熊本地區屢見不鮮。很多居住在自家危房中的群眾都是因為和周圍人發生了沖突等,才不得不回到自家生活的。 但是,目前熊本地區共有殘障人士約680戶,而此次調查僅涉及到其中近半數的群眾。若今后繼續就住宅危險系數進行調查統計的話,這一人數還將繼續增加。 如何解決這些居住在自家危房中群眾的安全問題,也是目前受災區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實際上,政府也不能強制要求居住在危房中的人群搬離其住所。而且很多地方雖然有政府制定的避難所,但人員不足也是擺在各個避難所面前的一個很大問題,受到人員問題的影響,各避難所不能完全給所有需要照顧的人員提供細致的服務。一避難所負責人表示:“目前避難所中的人員有各種各樣的疾病等,特別是有很多認知障礙、精神障礙的人員,雖然我們在盡力為他們提供所需要的幫助,但實際上還無法滿足他們所有的需求。 面對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解決呢。避難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受災地區的群眾而言,他們目前仍處于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也在盡可能為大家提供更多服務,但如何提供更多的休息場所、服務這一問題,確實很難解決。我們希望今后不僅是熊本地區能夠積極投入災后重建工作,也希望全國各地都能給予我們更多的幫助,為受災群眾提供更多的休息場所、心理咨詢服務等?!?/p> 災后的重建及修復工作確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重建過程中,應該更重視殘障人群的需求,盡可能多地為他們提供更多幫助。而保證每名受災地群眾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則是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黃雪彤) ?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