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轉基因標識制全球最嚴:只要含轉基因成分必須標識
2016-05-13 15:58:41??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林雯晶 |
分享到:
|
技術確保我國在該領域自主、可控、領先 嚴格轉基因管理程序的同時,不斷提升的科技水平成為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又一道保障。 2008年,我國開始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大量經費被用于轉基因生物安全。近十年來,我國共研制轉基因環境安全評價技術新方法69項,食用飼用安全評價技術新方法30項,檢測監測技術新方法95項,制定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技術標準和規程3項,轉基因生物檢測技術標準89項,研制標準物質25種。這些技術、標準、規程形成了高精度、高通量和高效率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和檢測監測的技術體系,并已應用到農林、質檢等行業國家轉基因產品監管中,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在重大專項支持下的模擬胃腸道消化穩定性、轉基因生物蛋白與微生物蛋白表達分析等研究成果可以幫助科學家在體外模擬人體、分析人體是否可以消化轉基因作物中目的基因表達的蛋白質。作為評價轉基因作物是否存在毒性或潛在致敏性的科學數據,這些成果已經制定為國家標準,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制定的標準。”黃昆侖說,我國在轉基因生物安全領域的很多工作具有獨創性,確保我國在該領域自主、可控、領先。 “美國曾經準備把沒有經過我國批準的一種轉基因抗蟲玉米出口到中國,結果在海關被查出來了,這里用的就是轉基因重大專項研發的技術。”萬建民說,生物安全檢測監測技術的提升保障了我國生物安全,也使我國突破了發達國家在轉基因安全管理方面設置的技術壁壘。 截至2015年,已有42個轉基因檢測機構通過“2+1”認證,形成了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檢測體系。應用已有技術,可對轉基因產品成分、環境安全、食用安全進行全程安全檢測、監測、評價。 全球最嚴標識制度確保知情權 “我國在轉基因作物方面采用了強制性標識方法,是世界上唯一進行定性標識的國家,即只要產品中含有轉基因成分就必須標識。”林敏說。 根據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規定,凡列入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目錄并用于銷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必須進行標識;未標識和不按規定標識的,不得進口或銷售。 世界其他國家的轉基因產品標識制度分為“自愿標識”和“強制性標識”兩種。例如美國、加拿大以及阿根廷等國家采取轉基因自愿標識管理政策。歐盟國家與我國一樣采取強制性標識管理政策。“但在歐盟國家,相關產品中轉基因成分的含量只有高于0.9%這一閾值時才需標識。在日本這一閾值被定為5%。”林敏說。 “我國制定的轉基因成分檢測標準遠低于日本、歐盟等國家地區轉基因成分標識的閾值,也就是說在標識管理上,我國是世界上最嚴格的國家。”黃昆侖說。 生物安全管理理念決定著轉基因技術政策以及產業的走向。包括轉基因生物標識制度在內的安全管理政策常被作為搶占市場和技術制高點的壁壘。 “近年來,國際方面在生物技術安全管理上有所松動。雖然有爭議,但一些主流科學家仍認為,一部分基因編輯技術沒有涉及到外源基因,管理不需要那么嚴格。”黃大昉說,“一位美國農業部官員透露,美國在轉基因監管方面將有新政策出臺。以基因組編輯為重點的新技術是否還要監管和審批,正在制定相關新政策。美國的轉基因油菜等已通過審批可以投放市場,這種發展的勢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科技日報北京5月12日電) |
相關閱讀:
- [ 04-18]農業部要求進一步加強轉基因作物監管
- [ 04-18]關注丨快告訴媽媽,轉基因大豆到底會不會致癌?
- [ 04-13]農業部回應“大豆擴產是否包含發展轉基因”
- [ 04-13]農業部:轉基因技術推廣首先發展非食用經濟作物
- [ 04-13]中國去年進口大豆大部分為轉基因 農業部回應其用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