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生飯、蒼蠅拍 電視問政何以頻現“奇葩”禮物?
2016-05-13 22:56:47??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辣味十足的禮物 “嗆痛”懶政官員 銀川市《電視問政》制片人賈蕊介紹,《電視問政》征集的群眾意見既是普通市民遇到的“糟心事”,也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市民反映的訴求大多是“家門口的那些事兒”,包含住房交通、環境衛生、醫療教育、政府規范化服務等多個方面。 其中容易解決的問題,大多原因分明、權責清晰。而難以解決的問題,據銀川市紀檢委監察局副局長王玲介紹,一方面是因為客觀因素限制,例如一些新建小區因入住率不高,無法開通公交線路;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市民的訴求已經列入城市規劃,問題解決尚需時日;再者就是問題觸碰到體制機制問題,非相關部門能力所及。 四川西昌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陽光問廉”中群眾送來的夾生飯、村里的飲用水等“禮物”涉及老百姓用電難和飲水安全等問題,都是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但背后仍然折射的是個別黨員干部為民服務宗旨意識淡薄的問題,個別單位存在“庸懶散浮拖”“為官不為”等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 “西昌開展‘陽光問廉’活動試點,就是要搭建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新平臺,架起政府與群眾之間新橋梁,推動西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的目的。”西昌市紀委書記蘭劍說。 專家:民意表達通暢,監督渠道還需多元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王曉紅表示,“奇葩”禮物是百姓情緒的一種表達,非常直觀形象,從傳播的效果看會更加引人關注。 “電視問政做得好,一般都是‘一把手’工程,需要當地的‘一把手’的強力推動,所有部門共同參與才能推動問題解決。”王曉紅說,“如果不是‘一把手’出面,也將出現互相推諉,亂踢皮球的情況。電視問政也會流于形式。” 很多電視問政效果好是因為在電視鏡頭前,無論政府部門還是社會公眾都成為了負責任的社會人,他們的行為會更趨理性。但也有這種情況,領導在節目現場往往承諾“馬上就辦”。 但節目過后,就拖延怠工,如果沒有跟蹤追問的話,很多“馬上就辦”就會成了空頭支票。“因此,定期跟蹤處理進展,追問解決情況,就非常必要了。”王曉紅說。 燕繼榮表示,在實踐中,往往群眾的心聲沒有及時有效地反映到行政職能部門,導致了群眾不滿。缺少多元化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渠道,導致了電視問政本身成為了熱點欄目。 專家表示,電視問政作為一種媒體參與民主監督的方式,具有現實意義,但不應該成為反映民生問題的單一渠道。否則官員收到的禮物會更加“辛辣”。因此,應該增加聽證會、市長熱線、網絡投訴等輿情渠道,讓民意表達通暢,及時解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對于缺少解決條件的問題也要及時反饋。“變被動‘救火’為主動服務。”燕繼榮說。 |
相關閱讀:
- [ 08-21]莆田女士新購電飯煲常煮“夾生飯”店主被訴才退貨
- [ 02-28]新買電飯煲煮出夾生飯 經調解商家更換同款產品
- [ 05-06]夾生飯再難吃,也得咽下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