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政界遇冷選民不支持 “安倍經濟學”窮途
2016-05-16 09:52:53??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中新網5月16日電 綜合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臺后,誓言要通過推動“安倍經濟學”,以“三支箭”挽救積弱已久的經濟,不過始終未見成效。分析稱,雖然安倍力推改革,但無論是政治集團還是商界都予以冷待。在利率愈來愈低、企業吝于加薪和債務增加的趨勢下,日本人多年來存儲下的財富未見合理回報,未來更可能進一步縮水。 日本央行今年初推行負利率政策,原意是令日元貶值,推動出口上升。豈料日元匯率自今年1月至今上升了10%,日本也未能走出通縮困境。政府為刺激經濟而大肆舉債,日本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至2.5比1。 政府和央行提振經濟不力,向企業界求救,希望企業受惠于日元匯率帶動出口之后,提升員工薪酬。然而大企業卻不領情,以經濟前景仍未明朗、信心不足為理由,寧可繼續固守大量現金。 除了企業界不支持安倍,就連執政自民黨和選民也不買賬。安倍想開放農業、能源和醫療產業,并改革僵化的勞工市場,讓女性和外國勞工參與。然而既得利益集團群起反對,安倍政府害怕得罪傳統勢力,尤其是自民黨票倉的農業界,會導致選舉失利。至于增加政府開支,安倍也面臨財政保守派的阻力,對方提出增加消費稅并減少政府債務。 當局千方百計推高通脹之際,有意見認為這是“一場錯誤的戰爭”,稱量化寬松絕非良策。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物價下降主要源于三大因素︰上世紀經濟泡沫爆破后的調整、人口急劇老化,以及國民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因此,通縮是經濟弊病的結果,而非成因,當局的政策完全是本末倒置。 也有分析師認為,通縮并非百害而無一利,日本當務之急是保存國民在以往經濟好景時所累積的財富,物價下降有助提升存款的未來價值,使老人和依靠固定收入的人士生活更充裕。相反,濫用量化寬松和政府開支,將令社會以后承受更大重擔。 日本在野民進黨黨魁岡田克早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發出警告,稱央行如果繼續減息,只會令日本“走入絕路”。他又指安倍過于依賴金融及財務政策,忽視結構改革“‘安倍經濟學’沒有結果,民生未因此改善,公眾不會再抱有期望”。 |
相關閱讀:
- [ 05-07]俄學者:日本在自家后院無依無靠 與俄關系至關重要
- [ 05-07]安倍晉三:相信我與普京關系如同索契的氣候一樣溫暖
- [ 05-06]日媒:日本新聞自由就像老太太過年 一年不如一年
- [ 05-06]安倍在英召開記者會 稱需動用財政支撐全球經濟
- [ 05-05]安倍將與普京舉行第13次會晤 美媒吐酸水:跟奧巴馬才見7次
- [ 05-05]五萬日本市民舉行護憲集會 要求安倍政權下臺
- [ 04-22]安倍23日將赴熊本激勵災民 此前因一直拖延遭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