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突破“水深間隔帶”訓練禁區
2016-05-16 11:41:30? ?來源: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陳瑋 趙舒文 |
分享到:
|
本報訊 周演成報道:5月上旬,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兩艘潛艇開赴預定海域,展開一場激烈對抗。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對抗不僅突破了常規潛艇的充電周期,而且在空間尺度上突破了傳統的“水深間隔帶”,這標志著該支隊潛艇水下立體機動對抗成為常態。 以往潛潛對抗,出于安全避撞的考慮,導演部事先會在訓練水域劃定“水深間隔帶”作為禁區,對抗雙方只能在潛艇充電周期內,嚴格按規定在各自水深層機動。該支隊支隊長潘輝雄告訴筆者,這一做法雖然保障了潛艇的安全,卻難以模擬真實戰場環境,導致對抗雙方為了隱蔽自己,采取極端的方法靜音降噪,結果是雙方誰也無法發現對手。 “這樣的對抗,搞得再多也難以提高部隊戰斗力!”今年年初,潘支隊長在訓練形勢分析會上提出:“必須勇敢地沖破‘水深間隔帶’的限制,提高實戰化訓練的質量效益。”對此,有人覺得探索新的實戰化訓練模式安全風險不小,建議暫緩。支隊黨委“一班人”經過深入研究后一致認為:提高戰斗力刻不容緩! 該支隊大膽創新組訓模式和對抗規則,從對抗時間、機動頻率等方面作出硬性規定,逼著雙方指戰員真刀真槍地展開對抗。為消除官兵們的安全顧慮,他們邀請專家共同開發出一套模擬軟件,通過設計一個由垂直機動通道和互不交叉的水面機動區組成的三維立體對抗空間,有效解決了潛艇防撞難題。 潛潛對抗不再受“水深間隔帶”的約束,極大地激發了一線指戰員的創造力。水下自由對抗步步驚心,支隊官兵們的智慧和勇氣競相奔涌,難局、險局、危局頻頻上演,人與裝備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說起訓練場上發生的新變化,該支隊作訓科科長徐全發形象地說:“以往的對抗像武術套路展示,一招一式都得經過事先設計,現在的對抗如同自由搏擊,招無定法、招招制敵。” 上圖:該支隊潛艇開展訓練。 周演成攝 |
相關閱讀:
- [ 05-16]美報告妄稱中國在南海設局被挑釁 尋開戰借口
- [ 05-16]美年度報告引解放軍不滿 誣蔑中國南海搞“強權”
- [ 05-16]科威特強調支持中阿合作論壇有關南海問題立場
- [ 05-16]九問菲律賓南海仲裁案 中國是否"孤軍奮戰"? |南海艦隊編隊印度洋反海盜演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