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激揚哲學社會科學的時代活力
2016-05-17 22:29:3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對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寄予殷切希望,是做好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遵循。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類的思想之源、精神之泉。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看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與文明程度,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得如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一個沒有發達的自然科學的國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個沒有繁榮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國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今天,我們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就必須激揚哲學社會科學的時代活力,使之成為不斷引領社會變革的時代先聲。 我們正身處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個偉大時代,需要理論和思想的引領。這個偉大時代,也能夠產生這樣的先導理論和思想。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能夠“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這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光榮使命,也是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時代擔當。 激揚哲學社會科學的時代活力,馬克思主義指導是靈魂。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這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惟有首先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核心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最終落實到怎么用上來,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惟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哲學社會科學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 激揚哲學社會科學的時代活力,關鍵要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一是要體現繼承性、民族性,二是要體現原創性、時代性,三是要體現系統性、專業性。這彰顯的正是馬克思主義的寬廣胸襟與理論品質,為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指明了基本路徑。馬克思講“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讓中國理論掌握億萬人民群眾,中國理論就會變成這種“物質力量”,以13億人民的磅礴之力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國平) |
相關閱讀:
- [ 05-09]國平:互聯網企業恪守責任才能成就未來
- [ 05-03]國平: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符合人民利益
- [ 05-02]國平:知識分子當以報效祖國和人民為抱負
- [ 05-01]國平:領導干部要善同知識分子打交道
- [ 04-30]國平:突出“新”字是網信事業先行一步的必然
- [ 04-29]國平:領導干部要正確對待互聯網監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