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厄爾尼諾現象致亞洲國家食品價格飆升
2016-05-19 07:47:54??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道 美媒稱,極端干燥的天氣和高溫正推高食品價格,使得亞洲各地商場里消費者購物籃內的商品大減,并引發了人們對該地區經濟增長可能受阻的擔憂。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17日報道,根據司爾亞司數據信息有限公司(CEIC)的數據,在中國,蔬菜價格在過去12個月里飆升了22.6%。在印尼,菜價上漲了約18%。在韓國,菜價上漲了近19%。 根據匯豐銀行控股公司的報告,除了日本以外,過去一年里,亞洲總體食品價格平均上漲了4.8%。 分析家們說,亞洲遭遇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最強厄爾尼諾現象,導致食品價格上漲,這引發了人們對該地區經濟增長可能受阻的擔心,人們花在食品上的錢多了,花在購買非必需品上的錢減少了。 匯豐銀行經濟學家范力民說,工資的提高跟不上食品價格的上漲,所以人們不得不改變他們的日常開支計劃,以支付增加了的食品支出。 范力民說:“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的儲蓄率較高,他們可以短時間抵消食品價格的上漲。但在人們較貧窮的地方,食品價格上漲隨即會使經濟增速放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過去,一些亞洲國家曾因厄爾尼諾天氣事件而經歷過經濟活動短期回落。 研究報告顯示,在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后的那一年,印尼的經濟增速比正常情況下的預期下降了1.01%,而在嚴重依靠季風氣候的印度,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當年,經濟增幅比正常情況下的預期下降了0.25%。 報道稱,在一些較貧窮的國家,食品價格居高不下的影響尤為痛苦,因為這些國家的百姓已將家庭收入的約1/3用于購買食品。因天氣酷熱,糧食歉收,農民可賣的農作物減少,因此,他們用于購買從基本生活用品到昂貴的化肥等一切物品的錢也減少了。 米拉·卡爾米拉是一位印尼婦女,她為掙錢補貼丈夫微薄的收入而在別人家當保姆。她說,去年購買她一家吃兩三天的花菜、辣椒和芥菜約花2.2美元,而現在要花約3.7美元——上漲了68%。 亞洲大多數央行——負責控制通貨膨脹——都不重視食品價格的上漲,因為亞洲大部分地區在對付疲弱的總體通脹,有些情況下在對付通縮。唯一的例外是印度。在過去的一年里,印度的大豆、豌豆和扁豆的價格飆升了34%,因此,印度央行正在努力降低通貨膨脹。 報道稱,食品價格在2015年年底開始了大幅上漲。 世界一些地方——包括美國——最終從這種天氣現象中獲得了好處,因為厄爾尼諾帶來了久旱之后的甘霖,緩解了干旱給加利福尼亞州造成的一些影響。 據聯合國說,厄爾尼諾現象多半造成局勢動蕩,由于嚴重干旱,全球約6000萬人可能面臨食品短缺的問題。 報道稱,在上海市中心一家菜市場,一位提著一兜子茄子和白菜的60歲大媽說:“春節后葉菜的價格漲得太多,豬肉的價格也很高,我只好精打細算和少買一些。”(編譯/宋彩萍) |
相關閱讀:
- [ 05-17]【一圖觀政】災害頻發,厄爾尼諾還要“鬧騰”多久?
- [ 05-11]國家海洋預報臺:極強厄爾尼諾事件于4月結束 夏季或進入拉尼娜狀態
- [ 05-06]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已結束
- [ 05-03]沙塵天氣持續影響新疆南部 專家稱系厄爾尼諾所致
- [ 04-27]聯合國:因厄爾尼諾現象 6千萬人需要幫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