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召喚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2016-05-19 14:45:5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核心要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最終要落實到怎么用上來。與自然科學主要探索客觀物質世界的真理不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更多地面對人們的社會歷史實踐,要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中把握歷史規律,因而必然涉及一個為了誰、為什么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毛澤東同志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從根本上回答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為了誰、為什么人的問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雙腳必須牢牢站在人民的土壤中。中華民族的學術,本來就具有源遠流長的經世傳統,主張學者要心系天下,心系蒼生,“文須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將來”,決不能“置四海之窮困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板橋的詩句便是這種經世致用、不離民間疾苦的學術精神的真實寫照。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有責任將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寶貴學術傳統,很好地發揚光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這就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切實踐行為人民做學問的原則,將自身的研究行為真正深入到人民群眾中間去,從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一言一笑、一喜一憂中提煉問題,并通過艱苦的研究予以理論解答。 |
相關閱讀:
- [ 05-19]感受閩北特色文化魅力 “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 [ 05-18]科技宣傳周 莆田檢驗檢疫局開展特色專題科普活動
- [ 05-16]第十八屆海交會突顯海峽特色 610家臺企將參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